第四章 世間的法則(1 / 2)

匠戶不準分戶,也就是不準分家,但住著的房子還是分開的,以這棟老房子為中心,後麵是沈清海的房子;東麵是沈清湖的;西麵是沈清河的,房子都是夯土圍牆的草屋。

可雖然不住在一起,但吃飯卻是在一起的,而由於沈家人口眾多——沈清海四個孩子;沈清湖也是四個孩子;沈清河三個,人這麼多,再加上深入靈魂的男尊女卑的緣故,所以沈家吃飯向來是分開來吃的。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夏秋的時候在院子中間擺上一張大桌子,沈大柱、沈清平等父子五人,再加上下一輩沈淨山、沈淨峰、沈淨璋三個滿滿的圍上一桌子,至於女眷與其餘幾個年齡小的則沒資格上桌,都是端著碗,在屋裏、牆角囫圇的吃些。

而至於食物,饅頭是定量的,沈大柱等勞力是兩個饅頭,其餘都是一個,但稀粥卻不限製——雖然撒泡『尿』就沒了,但總能有一會飽感!

至於菜肴,沈家共有二畝田,地頭種了片園,芹菜、韭菜、油菜倒是不缺,甚至可以抵糧,隻是沒有什麼油星;冬天則都是醃菜。

而至於春冬兩季,大桌子就搬到草棚裏去。

“連頓飽飯都吃不上……這家可真是夠窮的!”迎著陽光,坐在木墩上,看著眼前稀薄的可見碗底的小米粥,沈清平心裏唏噓著——雖然預感到匠戶會很窮,可窮成這樣還是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而或許因為是匠戶人家,動手的時候遠比動口的時候多的緣故,飯桌上眾人幾乎都不說話,隻聽到‘唏唏噓噓’的喝粥聲。

不過今天,可能是心願己了的緣故,沈大柱的話明顯的比以前多了起來,先是向沈清河問了下田裏麥苗的出苗情況,接著又談了下今年可能的收成,隨後又說年前年後看能不能再置二畝地,最後吩咐沈清平去四方車行送車時把尾款收了。

四方車行的東家虞世揚向來是先付定金的,這一是因為沈大柱做車信譽好,向來不用空洞腐爛、蟲駐的木頭做車;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清楚沈家人多急用錢。

“嗯。”沈清平答應了一聲。

……

吃過飯後,沈淨山牽來了『毛』驢,而這時張初兒也被沈清湖和沈清河的小女兒牽著手走了過來——張初兒眉目如畫,向畫中的仙子,讓小孩兒本能的感到可親。

不過張初兒的心情卻是異常複雜,一方麵是因為徐氏以及沈清海等家裏的熱忱,另一方麵是沈家一個女孩兒‘小嬸子、小嬸子’的稱呼,不僅讓孤苦無依的她感覺到濃濃的親情,而聰穎的心靈也本能的感覺到這家人對她真誠的好!但是現在她卻要走了……

“這樣做對不對?或許我該留下……”

前路的『迷』茫讓張初兒對這裏微微有些不舍,但是又想到這個家庭——匠戶!清高的心又有一種墜入泥沼的感覺……

沈淨山麻溜的套好了驢車,然後往車轅上一跳,略顯幼雛的方臉上瞬間布滿了笑意:“小叔,走吧!”

因為年齡相近,叔侄倆經常檸在一塊兒,但今天沈清平還想著送張初兒走,因此他笑了笑說道:“你下來,今天我和你小嬸子一起進城。”

新婚燕爾,如漆似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