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沈淨山嘴巴的伶俐勁,徐光啟很輕鬆的就掏出了他想要的東西。
而了解完詳細情況後,徐光啟有些驚愕,他沒想到沈清平居然是最近朝堂鬧的紛紛揚揚的始作蛹者!
因此綜合得到的信息,不是是沈清平的機靈,善於把握時機;還是善於創造——不試是這車型,還是彈簧;特別是彈簧,小小的東西裏蘊藏的大智慧,大用處,都讓徐光啟覺得沈清平是個人才。
而且以他的眼光和履曆自然也能看出這彈簧不僅僅隻是用在這小車上,而是能有更大的用處……想到沈清平已經去了關外,徐光啟提筆寫了封信,給他的學生孫元化寫了封信,了了幾句,簡單畫上了彈簧的樣子,介紹了下彈簧可能的用處——以孫元化的學識不需要多說。並委婉的說出了要孫元化把沈清平留在軍中的想法。
當然他心中有些唏噓,自己建立六萬炮兵橫掃後金的計劃被兵部阻撓,但他的學生卻能一展才華!
而在三天以後,張家口互市裏,一騎三馬如飛,直奔東北,然後沿著燕山山脈直接北上……
……
大約過了一個個多月,車隊到了山海關,在前世的時候沈清平去過山海關,不過現在的樣子和後世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城牆上處處軍旗飄揚,來回走動的士兵盔甲鮮明,垛口處的炮口黑森森的……緊張的氣氛不言而喻。
在在山海關隻是稍微呆了一會兒,在曹變蛟從官衙歸來後,在驛站稍微休整了下,便繼續趕路。不過這時護送的士兵多了一倍多。
而出了關,景『色』就是一變,原來關內的榆樹、柳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枯黃的矮草;而延綿不盡的山巒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旦的平原。當然還是有一些小山的,燕山山脈的尾部就在這裏,而山上的樹木和關內的樹木也不相同,鬆柏多了,初冬的天氣裏,青青翠『色』在枯黃的槁草的襯托下特別顯眼。
而在西邊就是斜向東北的燕山山脈,它像是一道巨大的屏障,與渤海灣的海水一起阻斷了遊牧民族的鐵蹄,守衛著遼西走廊,在東側拱衛著京師。而從燕山留下的山水形成了大小淩河,東南走向直『插』渤海灣,這樣就形象了一個相對封閉的戰區,也是修建關錦寧防線的自然條件。
不過事情並不絕對,天山山脈山與山之間小路眾多,雖然不利於大規模行軍,但與流民聚集鵝入城的山匪,西北蒙古察哈爾部的馬賊,在往就是滿清的小股偵察兵、襲兵是不斷出現的,這也是從山海關出來時又增加三百護送的原因。
而出了山海關到了八裏鋪之後,曹變蛟縱馬馳騁著喊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這裏可是關外,不小心就等著腦袋但個『尿』壺吧!”
八裏鋪地形像是一個葫蘆嘴,兩邊地勢險要,前遼東經絡王在晉就曾打算在此再修一城,將遼東兵力全部後撤至此,但這個方案先是被袁崇煥、孫元華反對,接著就被孫承宗否決了。然後聽從袁崇煥的建議修建寧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