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8、騎鯨捉月(2 / 3)

也就是說,老子其實是破碎虛空,離開了地球。

破碎虛空境界啊。

老子竟然是一位武道大能?

還好經過了之前的鋪墊,李牧已經漸漸見怪不怪了。

“還有誰?”李牧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問道:“你之前說,走出地球的先賢不止一位,莫非是……聖人孔子,也是?”

魚化龍搖搖頭,道:“孔聖與先聖老子走的是不同的路,他選擇留在地球上抗爭,所以,並未踏上星路。”

李牧點點頭。

史書記載,魯哀公16年,73歲的孔子患病,不愈而卒。

和老子充滿了奇幻色彩的歸宿不同,而是明確地記載了孔子的生卒年,但李牧也知道,如果老子擁有踏上星路的修為的話,與老子齊名的孔子,又豈會沒有這種修為?73歲對於一尊聖人來說,幾乎就等同事孩童時代,什麼樣的疾病,能讓聖人不愈而卒?

魚化龍又道:“春秋、戰國、秦漢士氣,諸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諸子都是大能者,有一半人追尋先聖老子的腳步,踏上了仙路,想要尋找一條救贖之道,而也有一些,選擇與孔聖一樣,留在了地球,與敵人對抗……大月王朝,便是先聖老子,以及後來追隨者們,在這個星球上,建立起來的文明火種,現在,你明白了吧?”

李牧下意識地點點頭。

他有些恍惚,又有些明了。

先秦時代,甚至包括漢武帝之前,中國各家流派學說都是百家爭鳴,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世逐漸不複這種百花爭豔的盛況,除了皇朝的政策之外,隻怕是與諸子離去,靈氣枯竭重重因素都有關,到了後世,也隻是偶爾有一些驚采絕豔之人出現,但真正能夠媲美諸子的人,數量不多。

貌似後世成聖之人,唯有開創了心學的王陽明?

頓了頓,李牧想起魚化龍一開始說過的話,道:“你之前說,你乃是大唐時代,追隨師父來到這裏,請問,你的師父是?”

魚化龍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絲驕傲之色。

這種表情,不是自負和驕橫,而是一種對於自己師父尊崇敬佩到了骨子裏的自然而然的神態。

他一臉的恭敬,向天空拱手,然後才道:“家師之名,震爍古今。嗬嗬,李王爺你不是也熟讀家師之傳世詩作嗎?”

李牧長大了嘴巴:“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

這位,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稱之為詩仙。

這位詩仙,還真的是飛仙了?

關於詩仙李白,如今地球上的中國人,不管識不識字,隻怕不知道的人沒有幾個。

李牧覺得,曆數中國古代各大王朝獨領風騷的詩人,李太白隻怕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僅憑詩歌上的成就,邊堪與任何領域的任何人爭輝,在中國人的心目之中,那些名傳千古的帝王將相,也未見得,能夠比李白更具有人緣。

關於李白的歸宿,有各種傳說。

而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則是李白晚年,泛舟長江遊曆,到了采石磯之後,見景色秀麗,宛如仙境,於是泊船於采石磯,飲酒賦詩,入夜之後,天高月明,有一尾鯨魚從水中浮起,李白於是跳上魚身,騎鯨升天去捉月,從此消失在天穹,未曾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