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重回天都(1 / 3)

那人又道:“我後來打聽了,江湖上的朋友都這個叫做‘誅惡令’,乃是百餘年前龍大俠的令牌。龍大俠急公好義、嫉惡如仇,見到惡人追至涯海角也不放過。如今看來應是龍大俠的後人恨透了這個世道,又出來行俠仗義了。”他在那裏講著,陳、王二人雞啄米般不住點頭。

李岩正被“龍大俠”這個惡俗名字嗆了一口,聽得茶棚外一個人道:“好一個‘行惡當誅’!好一個‘誅惡令’!”三名行商本以為自己聲音放低討論,根本不會有人注意,此刻趕忙伸頭去看,卻見棚外窗下倚著一個人,看著年紀不大,眉清目秀的,穿一件打著補丁的衣服,腰間插著一根四尺來長的打狗棒,麵前擺個破碗,卻是一名乞丐。見他們望來,隻是咧嘴一笑,道了聲:“各位貴人行行好,乞兒幾日沒吃飽飯了。”

三名行商見狀啐了一口。他們話語中多有不敬之意,若被有心人聽去了,那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陳七隨手拿起兩個蒸餅,隔窗擲了出去,乞丐操起地上破碗輕輕一兜,兩個蒸餅穩穩落在碗中,口中還了一句:“謝三位賞。”

三人也不在意,繼續聊了幾句閑話,陳七無意間向窗外一看,乞丐無聲無息之中已經不見了。陳七仔細揉了揉眼睛。若非他桌上少了兩隻蒸餅,他還以為方才外麵根本沒有待過人。李岩的位置卻正好能斜斜看到窗下一角,乞丐施展了極俊的輕功,誰也沒有驚動就走了,看方向應該是去了七裏店。雖然這個乞丐甚是奇怪,隻是他急著趕路,也無心去一探究竟。

茶棚酒肆本就是探聽江湖消息的好地方,此後又來了幾撥人,李岩內功深厚,即便離他甚遠,也可以聽到他們話。話語中多有及七裏店禁軍被殺那樁怪事,各種猜測傳聞都有,卻少有把事情往他身上牽連的。至於其他的一些消息也很多,比如哪個多年不出世的老魔也去了都啦,無礙堡連無心又召請到那個高手助陣啦,楚帝決定禦駕親征流光啦,月前江南一帶又爆發了丐幫與官軍的衝突啦等等,真真假假,誰也分辨不清楚。

李岩已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付了賬繼續策馬東去。反正他已打定主意,一口咬定七裏店的事不是自己做的就成,反正誰也沒有真憑實據指證他,大不了往楊嵐身上一推,隻要他們有本事,那便流光抓捕楊嵐去。至於“誅惡令”倒算是意外之得了,名字也夠響亮,將來再懲奸除惡,便依此例。

再念及即將見到阿史那瑕,李岩心頭火熱,此刻他歸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都。若非顧忌馬力都打算日夜兼程了,此時他倒有些後悔騎馬出來。即便如此,第二日午時他已見到定鼎門,門外的難民想必已安置完畢,幾乎都已不見。李岩先去四方館一探,據通事舍人懷瑜公主在都期間便常駐順平公主府了,館中隻有布魯等一幹武士。他拜別了眾武士,又馬不停蹄直奔公主府。

順平公主府一幹下人都識得他,忙引他入內歇息。待問起懷瑜公主行蹤時,都兩位公主一並入宮見駕了,此時應是陪陛下飲宴,還請他稍安勿躁。隨後呈上午膳,都是平時吃不到的山珍海味,李岩滿心思都在阿史那瑕身上,竟然吃得什麼滋味都不知道。這麼多日沒見也沒什麼,平日裏思念歸思念,卻遠不如此刻迫切。其實見著了也不過是陪著她些話,道一道別後之情,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隻是一想到馬上就能看到她的一顰一笑,就覺著是最大的歡喜,心情也越發急切起來。李岩一會兒便看下漏刻,卻發現時間過得如此之慢,甚至懷疑漏刻壞掉了,又去看日晷,發現最終還是自己多心了。

阿史那瑕陪同宇文漣漪去見楚帝,一時之間起賑災、流光諸般大事,耽擱了許多時間,到了申初方回來,剛進門就有人稟報李公子外出歸來。宇文漣漪自是歡喜,待見到阿史那瑕神色激動卻故作鎮定的樣子,以她作為一名女子的敏感,再回想以往種種情景,實則心中也有一些明悟,隻是不經意間不知如何竟有一絲酸楚。

此時李岩也得到了下人彙報,迎到門口,口中道“李岩見過兩位公主”,雖然他也極力掩飾,宇文漣漪也能看出他看向阿史那瑕時深藏的熾熱與看向自己時的不同。心道莫五哥有錯在先,便是一切都好,也未必入得阿史那瑕法眼,當時隻道他們是主仆,沒想到還有更深的關係。

一時之間眾人竟覺得時間停滯了一下,有那麼片刻的工夫竟然是絲毫聲音也無的。不過眨眼的工夫,宇文漣漪就認識到自己是這裏的主人,她本也是豁達之人,笑道:“青崖回來了啊,你不在這段時間,我跟懷瑜公主一直想著你此行是否順遂。尤其是懷瑜,恨不得一在我麵前念叨三百遍呢!”著不顧阿史那瑕的白眼笑了起來,又引他們入室相談。剛才一瞬間的尷尬竟似從未發生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