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靈地之內靈氣四溢,周漁盤膝而作,周身法力時而波動如浪濤,時而隱隱潛藏似兵甲,整個人更是被一層青色玄光包裹。
此次閉關,周漁一是穩固練氣九層的修為,二是為了徹底的吸收悟透兵甲禦水訣的傳承,好將其更好的轉為已用。
水元金鱗訣作為築基上法,練氣境共有十二層,三層之時可掌握禦水之能,更可施展一階水係術法水元衣已做防護;六層之時可控水化形,以水牢之法封禁敵人,修習到九層便可掌握二階水係道法,水龍訣;
但若能修習到十二層,便有機會,去領悟三階水係道法,水遁之術,入水為遁,寸息之間可遠去百步之遙。
道法大致可分三種,為攻、守、遁。
其中,殺伐之法易學難精,防護之道需熟且精,前兩者常人都有處可學,可用時間磨煉,唯有遁法,最講悟性,心思不通,便一竅不通。
所以,遁之一道,自古便被稱為上法之道。
畢竟,修士修行雖常說順其自然,但終歸改變不了逆天長生的本質。
所以,修行常伴有殺劫。
當殺劫降臨,又身不能敵時,掌握一門遁法,便是續道之基。
凡俗兵法有言,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殊不知天衍四十九,大道遁為一,也是修士的金玉良言。
閑話少提。
兵甲禦水訣雖為防護之法,但卻可禦水成兵,實乃是不可多得的鬥戰之術。
此次閉關,若能順利將其與自身所習道法融合貫通,周漁有把握將水元金鱗訣推至九層,甚至是圓滿之境也未可知。
而一旦水元金鱗訣大成,他便有機會從中悟出遁法一道。
這樣下次遇見強敵,他打不過也能跑的掉,一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總不至於讓他過為狼狽。
況且滴雲劍訣與水元金鱗訣相輔相成,一方大進另一方也能從中受益。
畢竟他如今掌握的兩大殺招,劍魚化形和殺黑雲道人時的雲雨劍陣,在很大程度上,都需兩者配合,才能發揮最大威力。
山中無歲月,修煉耐寂寞。
隨著時間流逝,周漁體內無論法力還是精神已推至飽滿,心思一動,意識便再次進入到了精神識海之中。
此刻,灰蒙蒙的識海之中,兩枚傳承之種仍然綻放著徐徐光輝。
周漁也不遲疑,靈識彙聚成線,徑直的沒入到了兵甲禦水訣之中。
刹那間,一條崩騰不熄的長流大河出現在他的眼前。
種種水法真意感悟流轉於心,有浪花崩騰拍擊礁石,似兵戈起舞,有水融萬物潤入無聲,任憑千峰險阻一入而過……
周漁心思沉澱感悟其中,拋去變化領悟最本源的真意,隨著時間流逝,水元金鱗訣自然運轉,往日茅塞一一頓開。
……
登高九月,秋爽漸涼已近晚時。
這一日,周漁走出了紫陽山,再回首已過去了二月之久。
“不知不覺,下山已有五月,是時候回家了。”看著山間楓葉作紅如血,周漁頗為感歎的道。
此次閉關,他雖然沒有領悟遁法,但水元金鱗訣如他早前所料,已推至十層,餘下欠缺,隻許細細打磨即可。
練氣九層的修為也已徹底穩固,而隨著兵甲禦水訣掌握大部分,他的戰力也得到了提升,於劍訣幻化之道,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