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有限,史玉主做不起電視廣告。
他采用饑餓營銷手段造勢。
腦白金上市前,史玉主先推了一本《席卷全球》,這本書,給消費者洗腦。
《席卷全球》主講就是腦白金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荷爾蒙,從健康原理講理腦白金概念。
隻要看了史玉主精心編輯的《席卷全球》這本書,就對腦白金有好感。
免費贈送給老幹部活動中心、居委會這些地方。
這和葉風開始贈送的《廣源時報》專講核桃益智,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史玉主認為光有《席卷全球》遠遠不夠,要利用可以一切利用的形式,向潛在消費群灌輸腦白金概念!
他將策劃組的十來名文案高手,連同事先準備好的大包資料,一起拉到常州一家酒店,包下幾個房間,10天全封閉進行軟文寫作。
最後千挑萬選出來如科普篇:《人類可以“長生不老”嗎?》《兩顆生物原子彈》《98世界最關注的人》《人體內有隻“鍾”》《夏天貪睡的張學良》《宇航員如何睡覺?》這些軟文。
你看看這些標題。
這跟腦白金沒有一毛錢關係,不由得你不讀。
然後選擇當地的主要報紙作為軟文的發布渠道,每周刊登一到三次,每篇軟文
——全是正文。
沒有廣告!
因為這個腦白金所有軟文標題,都是史玉主團隊精心設計的。
總之就是不能讓讀者一看就是軟文,而是讓讀者誤認為這是一篇新聞報道。
經過一輪一輪“新聞性軟文”的發布,那些目標消費群的胃口早就被吊起來了,他們開始琢磨,報紙天天在講的腦白金,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好像還是不錯的啊。
於是在目標消費人群中開始討論腦白金的熱潮。
兩周時間,腦白金團隊就把“新聞性軟文”炒完了。
隨後“功能性”科普這些軟文就粉墨登場了。
那麼他的發布頻率是讓信息傳遞有延續性,正所謂:打鐵需趁熱!
一個有意思的情節是,每炒作一次功能性軟文,他們要以報社名義鄭重其是刊登一則《敬告讀者啟示》:
“近段時間,自本報刊登腦白金科學知識以來,收到了大量讀者來電,谘詢有關腦白金方麵的知識,為了能更直接、更全麵回答消費者所提問題,特增設一部熱線,希望以後讀者谘詢腦白金知識打此熱線,謝謝!”
通過電話熱線,跟蹤消費者及建檔。這是為自己的客戶建立檔案啊!
從這些電話回訪過去,推銷腦白金產品,成功率是50%以上。
時至今日,史玉主已經把江陰市場完全啟動了。
這些經驗,完全可以複製到全國市場。
史玉主看到成功的希望,心裏正有些小得意!!
論到市場營銷,他是宗師級人物,多少人跪求指點都不能。
就在這時!
他突然看到葉風的驚人手筆。
在分析了葉風公司的發展軌跡後。
史玉主震驚了!
不由生出一種“即生瑜,何生亮”的感歎!
他異常苦逼的從農村包圍城市,不群費了多少的勁,吃了多大的苦頭,才有今日的一點點成就。
葉風卻是另僻蹊徑,輕而易舉,直接從海外製造熱點空降華國。
手段比他,高明十倍!
效果比他,火爆十倍不止!
起碼高端大氣超過他數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