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就是討論影視劇集,怎麼弘揚正能量!!呃……”
說到這裏,葉風突然想到一個點子。
“我突然有個想法。”
李平和胡鬆趕緊問道:“葉董,您有什麼想法?”
“李導、胡導,我問你們,你們說最近這20年,華國的變化大不大?”
“肯定大呀,這20年,正好是改革開放的20年,正好是一代人成長的20年,我們都見證國家在這20年飛速發展,一天比一天強大。”
李平和胡鬆紛紛道:“而且不是一星半點,是全麵發展!!”
葉風哈哈大笑道:“如果我說,我們將這20年的發展拍出來,那算不算貼合中央的主旋律?是不是在弘揚正能量?”
“太算了!”
李平一拍大腿:“這不是在給咱們國家獻禮嗎?但是,發展這麼大,我們怎麼拍啊?”
“很簡單!”
葉風想了一陣道:“我們這麼設置一個主角,他很勤勞、踏實又很聰明,一心想為所在工廠奮鬥終身。這種主角性格,是普通的中華民族特色,很有代表性。但是由於各種問題,主角黯然離開工廠,成為無業遊民。鄰居看不起他,未婚妻離他而去,父母病重卻籌不到藥錢,種種打擊都隨之而來。”
“主角卻並不氣餒,看到政策放開了,他開始去深市自己做生意,經曆了第一個暴富時期:個體戶爆發期。”
“這是七十年代末和整個八十年代,當時華國剛剛改革開放,大部分人追求的隻是考大學,進國家機關、國營企業,而個體戶大都是些生活在社會底層,文化素質較低的人,但他們搶占了機會,成了華國社會的第一批富翁。”
“主角富裕後被人騙,貨款追不回來,辛苦討回來的貨款,變成了無用廢紙般的股票。主角因欠債累累而破產,窮途末路。正好此時股市大熱,又經曆了第二個暴富時期:炒股暴發期。”
“這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華國絕跡三十多年的股票重新出現時,幾乎所有的股票一上市就瘋漲,最先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很多人一夜之間,就莫名奇妙的成了百萬甚至千萬富翁。主角因手中的股票大漲,還清了欠款,還再次成為富翁。”
“但是92年以後,隨著政策完善,除了少數莊家、大戶、其他人就很難賺錢了。主角攜帶著剩下的財富,跟朋友漂泊海南,見證華國第三個暴富時期:房地產爆發時期。”
“92到93年間,全國以海南一部分地區為中心,刮起了一股房地產熱,很多人迅速暴富。主角的財富如過山車一般,衝到頂峰後,再次清零,最後僅剩給期間給家裏買的一套房。”
“於是,主角赤手空拳,回到家鄉。經曆這麼多風波的主角,早已經成熟了。他將僅有一套房產抵押出去,收購了一家破產的飲料作坊,隻用了短短三年,就把一家破敗的小廠,做成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廠。成了抵抗外資進攻的民族企業先鋒。”
葉風一口氣把想到的構思說了出來。
這些隻不過是他後世在網絡上看小說總結出來的套路而已。
他說得輕鬆,李平和胡鬆還有楊玉晴卻聽得入神。
說到這裏,葉風感覺口幹了,把杯裏的茶水一飲而盡。
最後總結道:“簡單地說,我們要讓這個主角經曆這20年來,華國所經曆的所有大事件,通過他個人的命運來見證華國的和平與發展。主角每次能成功,都離不開他個人的勤勞、踏實又很聰明的性格。這種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夠不夠主旋律?夠不夠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