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國立水木大學成立後,庚子留美運動繼續展開,1933年新一輪的學生赴美留學。”
體育館的學生老師都在聽葉風說:
“在庚子退款一事中,隨著美國的率先退款,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將華國多餘賠款退還華國用作培養留學生。一時間華國政府獲取了相對大量的用以建設華國高等教育的資金,當然這筆金錢本就是列強對華國的非法掠奪,但對於當時積貧積弱的華國來說,這筆款項依舊是推動華國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因素。直至新華國成立之後的數十年內,推動華國科技事業一步步向前發展的大量科學家依舊是當年的庚子留美學生,例如著名氣象學家竺師、化學家侯大師、哲學家金大師、物理學家葉大師等,這些都對為華國的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卻對人才的培養之外,庚子退款還對華國近代高校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資金,清華大學即是庚子退款的產物。而一批批留美學生歸國之後又在各所大學內擔任校長或教授職位,據統計在1928-1937這十年間,擔任中國高校校長職務的人中有90%都曾是留美學生,他們學成後將在美國所學習到的先進的知識與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到華國高校內,使眾多華國高校由此轉型。高校也由此建立起完備的學科體係與運作模式,在培養人才方麵更加注重全麵發展。同時加強了對自然科學在學校中的比重與地位,使眾多傳統高校逐漸適應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並培養出一代代的新式人才,而這些人才又為中華民國以及後來的新華國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庚子退款是西方列強侵略下的產物,1900年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使得瀕臨破滅的華國政府背負上了更為沉重的財政重擔,人民的生活也更加貧苦。如果沒有數量如此龐大的賠款數額,華國的高等教育會獲得更多的財政資金用以發展而不是靠西方國家的施舍,庚子退款既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幸運,但更是在國力衰頹情況下的恥辱,隻有銘記這段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辛醜條約》給華國帶來了巨大的賠款數量,使華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社會,自此清政府更加以西方國家為行事標準,對西方國家亦步亦趨。此後以美國為首的各國在長遠利益的考量開始向華國退還多餘的賠款用作教育資金,推動了一批批留學生赴美求學。”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人才並沒有在美國留下,而是選擇了回國建設。他們深知:‘此去西洋,應深知華國自強之記,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裏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葉風講得很快,但是吐詞很清楚。
大部分人還是第一次聽說庚子賠款的內幕,聽得一楞一楞的。
原來,早期水木大學的學生,基本都是學成就歸國的呀。
十億兩白銀的賠款,看似是巨大沉重的壓力。
華國卻在這巨大壓力之下,獲得一絲生機。
大家楞了好半天,掌聲才雷鳴般的響起。
這已經是第八次熱烈的掌聲了,可見大家對葉風認同。
白小慧小手都拍得通紅了,一這鼓掌一邊轉頭看龍劍飛和宋山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