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內部。
貴賓室內。
葉風和楊玉晴正在休息。
容平市的一把手宋書記悄然而至。
“葉董、楊會長,不請自來,還請原諒則個。”
宋書記年過半百,仍然精神十足。
他曾在川省發改委任副職,和發改任主任劉軍山交情堪稱莫逆。
這次,得到葉風來到容平的消息。他來不及通知更多的人,當機立斷,獨身迅速趕來。
雖然是在葉風同學的婚禮現場,地點時機都不太合適見麵。
但他一點都等不及了。
機會隻有一次,不能錯過。
看看葉風的家鄉大涼山吧。
有名的貧困地區。
葉風前年回了一趟家鄉,不也被當地官員抓住,投資了一個水果服務公司嗎?
百萬畝山林,專為廣源飲品種植水果,加工初級水果產品。
這兩年經濟大幅增長。
可把當地的官員群眾高興壞了。
“宋書記,客氣了。”
葉風打趣道:“今天你也是來喝喜酒的嗎?我替新郎新娘謝謝你。”
“哈哈,喜酒當然是要喝。能和葉董見一麵,更是一年讓人高興的事。”
宋書記頭發染得黑亮,梳得一絲不苟。戴了個金絲眼鏡,顯得十分儒雅。
他50來歲,正是人生當中閱曆、經驗、能力的巔峰,年紀小一點呢,經驗欠缺了,年紀大一點呢,精力不夠了。
宋書記從發改委調任容平這座老工業城市當一把手。
他是一心想要幹出番大事業的。
“宋書記客氣了。剛剛我聽說容平四套領導班子辦公室的主任都來了,想必這是宋書記的意思吧。我這個同學今天結婚,新娘據說在容平高新區新街上班,宋書記以後可得幫我照顧一二哦。”
“對有能力的同誌,我們一向是破格使用的。”
宋書記哈哈笑道,暗暗打量葉風和楊玉晴,暗讚一聲好俊的後生。
兩人不痛不癢地聊了幾句,從婚禮聊到容平的經濟。
宋書記開門見山道:“都說葉董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商業奇才。在省裏、中央都是出了名的人物。今天我匆忙前來,不為我自己,隻為300萬容平人民。特意向葉董請教如何讓容平這座老工業城市煥發青春。”
“宋書記說笑了,你們政府裏麵人才濟濟,專家學者不計其數,用得著向我個剛畢業的小年輕請教嗎?”葉風嗬嗬笑道,連忙擺手拒絕。
“誒,葉董這麼說實在是太謙虛了。前不久葉董還和世界名人喬布斯同台論道呢。你們的演講稿,據說當天就直達中央領導案前,大領導都十分滿意你們的講話。”宋書記暗中透露道。
楊玉晴聽到了,眉眼彎彎,笑成一道月牙。
葉風的賺了一百萬,一千萬,一個億,她現在聽了也沒有感覺。
可是,聽到中央大領導對葉風的講話滿意。
她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
葉風的成就越大,她越自豪。
這可是她的男朋友啊。
楊玉晴輕輕的擰了葉風胳膊一下。
示意他拿出點幹貨來。
葉風轉過頭,對她苦笑。
容平這座老工業城市,他自然有所耳聞。
從清末至民國期間,都很有名氣,化工產業一度領跑全省。
隨著改革開放以業,大型化工國企漸漸末落。
容平從全省第一梯隊,掉到第三梯隊。
積重難返,豈是他一人之力可以解決的。
葉風沉吟了一會兒,緩緩道:“宋書記,經濟發展,離不開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國家如此,一省一市也是如此。先天條件好的沿海、一線城市,這三個方麵至少都有兩個強項,所以和大陸內部城市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
“恩,葉董你繼續說。”
“容平沒有出口的產業,深處內陸出口也不方便。而且大量青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消費能力也差。唯一能振興經濟的隻能靠投資。因此,容平想發展,首先要打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