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下誰人不識君?”
李念賢將這首高適的《別董大》寫完,頓了一下,將題改為《別摯友》。
楊明看到這首詩臉色大變,就連一班眾人看完都無法開口,因為他們同樣感受到這首詩蘊含著的魅力是能和真正的古詩相媲美的。
張玲站在一邊,眼神也是震驚萬分的,要知道她是李念賢的語文老師,李念賢有什麼水平,她在日常當中肯定能夠揣測一二的,可是如今李念賢竟然作出如此佳作,當真是出人意料。
不得楊明先開口,張玲率先分析了起來:“這首詩譯文是:一望無際的黃雲使得日光昏昏,北風呼呼,雁聲淒淒,大雪紛飛。不必擔心前方的路上沒有知己,底下還有誰會不知道你呢?”
“這應該是一首送別詩,前兩句以景寓情,表達出此時荒涼的感覺,用白描的手法,形象的寫出北方冬日傍晚黃雲覆蓋千裏,風吹雁飛,大雪紛飛之景,既壯闊,又悲涼,這是為下文的情感作出鋪墊,而後兩句,是對朋友的慰藉,不要擔心前方要走的道路沒有知己,這個前路不僅指的是前方要走的路,還有未來的含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話也有另一個解讀:憑著你高尚的人品好無窮的魅力,還是會有無窮無盡的人聚集在你的身邊。”
“不得不,這首詩寫的確實好!堪稱絕句!”張玲歎道。
聽到這句話,不僅是楊明皺了皺眉,就連一班眾人也臉色一變。
“張老師,你的這話可有些不妥!不是隨便一個高中生就能寫出絕句的,就連現在詩詞協會所作出的絕句也沒有多少!”楊明沉著聲音提示道。
張玲聞言,微微思考了一下,道:“既然你覺得不行,不如我們將這首詩投稿給他們,讓他們來感受感受!”
現在已經不是勝負的問題了,明眼人一看就能分辨出兩人的水平。
王謙捏緊了拳頭,他沒有話,眼神看著李念賢有些不善,他認為李念賢純粹是為了抨擊他最後一句的敗點才寫出這首詩的。
忽然,張玲的手機響了起來,她看了一眼來電,就走出教室接了,沒過多久有回來,對著李念賢道:“你跟我出來一下。”
友誼賽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意思了,本來就是楊明打算用一班來懟二班,可是沒想到沒有成功,反而之前吹噓的王謙竟然顯得有些尷尬。
二班眾人也自覺回到自己的班上,然後熱烈的討論起李念賢的那首詩。
“李念賢,我現在的,你一定要穩住心態。”張玲認真的道。
李念賢奇怪的看著張玲一眼,點點頭,道:“你吧,張老師!”
張玲開口道:“剛剛你的爸爸打電話過來,你媽媽進了醫院,病情可能有些嚴重。”
“你是在騙我的吧!張老師,這個玩笑可不好笑,我媽身體一直很好,怎麼可能忽然就病重進入了……”李念賢第一時間不相信,著著,他想起原來的世界,他媽也是在他不相信的情況下就進入了醫院。
當時的他已經二十好幾了,聽到父親的傳呼,立刻趕到了醫院,沒有看到母親本人,而是看到醫院監控室的電腦上顯示著他媽,是腦出血,病危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