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靠邊走了走,順手從口袋掏出一張麻紙,還有截用破布包裹的碳石。
小夥計還在詫異小姑娘竟然隨身帶著這些東西,回過神來,葉秋已經把寫好的方子遞了過來。
他低頭一看,又愣住了,這紙上的字跡出奇的好看。
等他反應過來看去時,剛剛還在身邊的葉秋已經不見了,他連問的機會都沒有,隻得拿著方子走了,掌櫃的還在店裏等著呢。
……
葉秋所謂的趕時間其實隻是想確認一件事。
從她穿越過來,每晚葉文添除了寫字讀書,抽空便是在用費了的紙上寫寫畫畫,偶然看了此,葉秋才發現,他爹竟然在寫話本。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代的小說。
來鎮上後想起這事葉秋便打聽過,本以為是窮的過頭的地區,大家能想的隻有吃穿,卻不料大半的人對話本之類的東西很是著迷,消費竟比其他行業還要高。
滕春縣的麵積不小,葉秋來了幾次連其小半範圍都沒看過來,但每次轉悠,總能看到茶樓、客棧之類的。
每次路過,茶樓都是人滿為患,她進不去卻能聽到裏麵說書人昂揚激烈的表演。
那些聽書之人個個如癡如醉,聽到讓人激動的劇情,又是怒又是驚的,儼然把自己代入故事之中。
待故事講完,茶樓也賺了個滿盆缽。
這次來葉秋來,順便帶了她改過的她爹寫的小說。
葉文添似想寫話本賺錢,但腦袋不太靈光,寫出來的東西文筆還行,內容有點枯燥。
可葉秋也不知道這邊流行個什麼風格,想先試試再說。
她站在茶樓前聽了會,新講的故事是個大俠一路揚名,最後抱得美人歸,惡俗又普通,但對這些古人而言似乎新穎而又向往,對比葉文添寫的,更是鮮活不知多少倍。
葉秋沉思一會,找人問了書肆的路,直奔過去。
書肆附近是縣裏唯一的學院,小到五歲大到十六七的學子都有,靠山而建,在縣裏有點聲望,其管理學院的院長是京城某學士的學生,為人挺不錯。
葉秋過去時,書肆裏來往不少穿著相同衣服的男子。
白藍相間的袍子,簡單而又整潔,這就是啟山書院的院服。
書肆有借閱、摘抄等作用,同時還收賣話本,最近不少流行話本便是出自此間書肆。
葉秋在門口徘徊一會,剛抬步走到門口,屋裏突然跑出個肉嘟嘟的小男孩。
對方一邊跑一邊回頭跟誰說話,氣呼呼道,“我討厭你!”
卻壓根沒看到門口的葉秋,他注意到時已經晚了,葉秋閃身躲過,小胖子卻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直接趴在地上摔了個狗吃屎,然後哇哇大哭起來。
不多時屋裏走出一群人。
葉秋隻隱約看到其中有張清雋的麵孔,眨眼睛就被一群人給擠得差點退到門口的裝飾小河,還是她眼疾手快,扒著那圍欄,乘著沒人注意,一個翻身避開幾人進入屋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