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傳消息(1 / 2)

就這樣免費義務勞動,葉秋整整做了五六。

她原本計劃隻停留三左右,誰曾想第二有人開始相信她並且找她看診後,她免費看診的事就被大家互相傳開,過來找她的人一比一多。

這中間有人曾問過葉秋為什麼要免費看診。

葉秋也沒隱瞞,隻道這次過來也是陪同考試的父親,隻是兩人走岔沒有碰麵。因為路上看到太多因病出現意外的學子,身為舉人之子的她知曉其中難處,故而停留幾盡所能幫助大家。

沒想到這個原因出來後,竟是引得一些學子感激的為她歌頌了一番。

那個當初因為吃了毒草的學子是第一批人,走的時候確是最後一個,親眼見證葉秋利用山上的草木救活對方,一群人儼然把葉秋當成了神醫。

而後幾,幾人選擇多停留幾留下幫助葉秋,跟著她一起服務那些困難的學子。

所謂好事大概就是看到有人做,然後下意識的跟著做。

租給葉秋房子的老婆婆愣是要退房租,被葉秋拒絕後,便喊了村子裏的人過來幫忙弄了口鍋。

聽聞這過來的學子多半都有些水土不服後,她們問葉秋要了方子,自己去山上尋找,每日清早就會熬上一鍋,送給那些身體不適的人喝。

她們能幫忙的也隻有這些,畢竟都是貧苦人家,自己吃飽就已經困難,這吃食也幫不上忙,隻能跑跑腿。

短短幾相處下來,葉秋也成了他們心中的神醫。

偶爾不舒服也會讓葉秋幫著看看,然後愈發發現葉秋醫術高超。

這事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京城裏麵,開始隻是路過的人過來,偶然看到一些穿著明顯不同,像是有錢人家的人找上門看病時,葉秋就知道這裏留不得了。

那些人也沒隱瞞,直言是聽有神醫看診特意聞名而來,他們並非爭這免費的福利,反而要掏錢,不過葉秋沒收。

既是免費看診那就不區分人。

隻是後麵學子不多反而路人、百姓和那些住戶多起來後,她也有些吃不消了。

趕在第澳晚上看完最後一個人,便跟這些村民道了別。

對於村民而言,好不容易遇到個大夫,還幫他們免費看病,結果馬上就走了自然是舍不得的。

是以,葉秋離開的那晚上被她幫過的村民都過來相送。

葉秋走了很遠還能看到村民那給她指路的燈籠,頭一次發現自己會醫術還挺好,雖然幫助別人也快樂了自己。

最重要的是被人這麼記掛著的她心裏有些滿足。

離開滕春縣的兩個月外加十的清晨,葉秋終是踏入大夏最繁華的京城。

早在過來之前葉秋已經在空間洗漱一番換回了女裝。

她穿的是在滕春縣常穿的素衣常服,曾經不算出眾但也不太差的衣服穿在身上走在人群卻莫名有種寒酸之福

也是觀察後才發現,京城的男女似乎流行穿起了色彩重的衣服,習慣成自然後,葉秋穿的這種就隻有那些打雜或者等級極低的人才穿。

不過葉秋模樣出眾,即便穿的‘寒酸’仍不會讓人覺得差別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