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無上天道,如癡如醉(1 / 2)

《道德經》一共就五千餘字,雖然太上大姐講解的很詳細,但還是不到一個時辰就講完了。

既不像元始和通那樣一講就是五年,甚至還不如紅雲鎮元子講的時間長。

眾人卻感覺,這一個時辰的收獲,絲毫不在元始和通兩位的講解之下。

因為,太上講的是世界之道,是客觀的角度。而通、元始,乃至於鎮元子和紅雲,講的卻是自己的道,是主觀的角度。

太上大姐似乎也對自己的講解很滿意,直到她看到孫元似乎一臉懵逼的狀態,不由得問道:

“紫霄道友,你有何疑問否?”

“不……沒有吧,大概。”

孫元不由得道。

太上一出言,眾人才發現孫元好像對太上大姐的精妙道法一點感覺都一樣。

“孫元,你的悟性怎麼這麼低?”通三姐皺了皺眉。明明他聽自己講道的時候還挺投入的呢。

其實,孫元還真不是聽不懂。

《道德經》固然深奧,放在現代可能十萬個人裏能有十萬份見解,但是孫元跟隨鴻鈞學習了這麼久的無上道,世界法則,對《道德經》中的見解自然不會過於陌生。

可以,從鴻鈞道中來看《道德經》的話,《道德經》的隻是很淺顯的一些基本道理。

太上大姐估計也沒有太過深入地講解世界之道,否則以她準聖的修為,講的時間絕不會比元始和通更短。

這倒並不是太上的修為賦遠遠高於她這兩個妹妹,事實上三清論賦來,相差並不是太多。隻不過太上聞道的早,比她這兩個妹妹更先進入到了準聖境界。

一朝入準聖,一朝悟道法。準聖境界就是專門研究法則的境界。

即便是像三族首領這樣靠氣運晉級的準聖,對道法則的理解也絕對是遠遠高於大羅金仙境界的。

當然,孫元例外。

他雖然是大羅金仙,但領悟的道法則絕不會比任何一個準聖要低。

沒辦法,誰讓他的老師是洪荒中作弊一樣的存在——道祖鴻鈞呢。

“三妹此言差矣。”元始二姐對孫元感官極好,不由得為其辯解道:“紫霄道友可能並非是對大姊的道沒有領悟,隻是沒有表於形象罷了。”

“對,我也覺得是這樣。”紅雲妹子也道:“你們看,我這樣愚鈍的人都有所領悟,更何況是孫元道友這種聰穎之人?”

太上大姐對此不置可否,隻是淡淡地道:“既然我等都已有過了相應的講解,那麼,這最後一講的重任,應該就交給紫霄道友了。”

“這……”

孫元有些遲疑,其實,一時之間他也沒有什麼準備,有點不知道講什麼好。

並不是他無話可講,而是想要講的東西太多了。

陣法之道,推算之術,神通,無上道……他這些年跟隨鴻鈞學到的,以及在洪荒中和準提接引、伏羲女媧等人互相切磋學到的太多了。

通三姐則道:“對啊,孫元快開始講吧。我等都已經講完了。也是時候該你這個提議者來講一下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