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氏顓頊帝生於若水,生活在窮桑。她根據年獸的神話修改了曆法,創造了曆法,有此產生顓頊曆,規定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這一功德引起了神農氏的注意。
於是神農氏為了甄選繼承人,派她去蚩尤九黎族處理政事。
在蚩尤去梧桐山鳳皇宮之後,九黎族少了這位戰神兵主的領導,逐漸開始產生了一些信仰上的偏差,由於蚩尤一再強調巫族不能專注於修煉肉身,也要善於鍛煉精神和靈魂。於是她們就開始走向了極端,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都靠占卜來決定,百姓家家都有人當巫史搞占卜,人們不再誠敬地祭祀上,也不安心於農業生產。
顓頊為解決這問題,決定改革宗教,親自淨心誠敬地祭祀地祖宗,為萬民作出榜樣。又任命南正重負責祭,以和洽神靈。任命北正黎負責民政,以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律從事農業生產,鼓勵人們開墾田地。禁絕民間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動,使社會恢複正常秩序。
神農氏見顓頊處理的還算不錯,加上自己成道在即,就將一些科學上的基礎傳給了顓頊,讓她接任人族共主這個位置。
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她修煉資質不算極高,雖然列為五帝,但即便是在功德氣運的幫助下也隻修煉到了金仙境界。最終被皇氏派太白金星請到了宮仙山封為高王爺。
顓頊臨走之前,傳位給了自己的侄子姬俊,即帝嚳。帝嚳繼位之後,廣施予恩澤於眾人,卻不及其自身,她耳聰目明,可以了解遠處的情況,可以洞察細微的事理,她順應上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嚴,溫和而且守信,修養自身,下歸服。
帝嚳在位時主要有兩大功績。
一個是遷都於亳,民生上使得人民免於洪水之患。毫乃是妖族犬戎一族的領地,洪水肆虐,帝嚳便憑借大祭司找到了一個暫時不會受到洪水波及的地方,這個地方便是毫。帝嚳帶領人族打敗了犬戎一族,然後將都城從軒轅城遷到了毫都。
另一個則是訂立節氣,在帝嚳以前,雖有顓頊設置曆法,定下了一年四季的概念,但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事農藝畜牧沒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帝嚳便根據神農氏留下的科學探索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四時節令,指導人們按照節令從事農畜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華夏農業出現一次偉大的革命,農耕文明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帝嚳在位也有七十年之久,傳位給了陶唐氏。即唐堯。
……
……
唐堯在位的時候,洪水又再度肆虐,為了躲避洪水,唐堯建唐國初都太原,後設都城平陽。
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製度,國家隻是部落聯合體,非常鬆散,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製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這是人族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係統的政治製度,為一個係統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堯當政後生活非常儉樸,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一張“欲諫之鼓”,誰要是對她或國家提什麼意見或建議,隨時可以擊打這麵鼓,堯聽到鼓聲,立刻接見,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為方便民眾找到朝廷,她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誹謗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眾有意見,可以向看守人陳述,如來人願去朝廷,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於能及時聽到民眾的意見,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唐堯野心很大,一心想要創造出跟三皇一樣的功績,被世人所銘記。
然而,在她繼位的時候,人族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之處。堯自身的能力無法令人族產生一個飛躍。於是,堯想到了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