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極限挑戰,北極廣場有緣地(1 / 3)

011-1-

林決定開始自己的訓練計劃,就是成為一名悟師。悟師的能力是悟力,運用悟力來解決問題。打一個比方,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找到一個特定的人或地點,但基本上是靠自己的直覺。比如,數字,動物,地上的物品,或貼在牆上的廣告。

下老師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她在恰當的時機提出意見和結論,於是林更堅定了自己的訓練計劃。

接下來林要進入一個安全的極限狀態,就是保持高度的工作積極性。比如很早就來到辦公室開始工作,比如為自己找合適的兼職工作,比如替朋友們修理乒乓球台。進而進入的境界是,自己的煩惱開始變少了,講話更有哲理了,不過他不再喜歡跟父母講,因為他們都聽得懂,根本不以為然。

另一個改變是他進入休息的層麵更深了,比如在辦公室裏他能夠瞌睡到什麼聲音都聽不到的狀態,從而獲得極大的修複。隨之產生了另一個問題是,極好的休息質量導致他並不需要睡8時左右,而這樣的變化卻令父親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為此,林和父親爭論了一次,並且讓父親把理想中的兒子的要求寫了下來,貼在書櫃的窗前。但當林處在辦公室的時候,他卻感到了深深的恐懼。這樣的生活與集中營相比,也差不了多了。

林選擇了消極反抗,在中午時在外麵吃飯,結果媽媽服了爸爸,大家獲得了一致。看似反抗成功了,卻隱藏著極大的危機。爸爸一下道出的心裏話,讓林心裏感到了涼意,他從未想到爸爸心裏也有著這麼多的不滿。

可以獲得的解釋是,當林選擇了真實時,所有人都對他表示出真實。因此,爸爸確實是有不開心,可他也接受了這麼多年。相比之下,林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在家務上他並不要承擔很多。

同樣身為年輕人的芬也有同樣的際遇,她在家裏也不用做太多的家務。林覺得她是一個大智慧的人,很簡單的理由,因為她做任何事情都是快樂的。於是,她的快樂是因為她非常簡單,而林的快樂是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大人物,以及不斷的悟力的提升。

由於悟力的提升,林不再擔心聊的時候找不到話題,而是擔心別人是否喜歡聽這樣的話。就象有些行為藝術,大家覺得不好意思麵對,而實際上表演者隻是在明一個問題而已。

當然林不是一個行為藝術表演者,但他在做一些以前不常做的事情,比如找一個機會摸一下狗的頭,比如為周圍的樹澆一下水,比如撿起地上的東西作為維修的材料。可是,最終他慢慢開始不再刻意這樣去做,因為他覺查到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投資,就是益辰銀。

下老師教導的角度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是談心。這種心性上的共鳴,使得林與她成為了莫逆之交。當然,在親人的眼中看來是擔心的,因為一個投資導師或者擴展人,與其發展的會員必然是有利害關係,因此下老師有可能是投其所好。

但是下老師與林談的東西太深入了,一般都是哲學性的思考,一般以投資為主題,兼談生活。

在兼職尋找中,一個待遇很好的信息吸引了林,盡管網上有很多這個信息是一個騙局,但林還是往裏麵鑽了進去。本來開始寬裕的保證金,因為後來的幾次彙款,隻剩下了800多元。但是林覺得,我以真誠心對你,你能夠不真誠地對我嗎?

於是林並沒有後悔,因為他覺得電話那頭如果是一個騙子的話,那漢子也是比他更需要錢。而騙子也有正義感,為什麼不相信他們呢?於是林在期待一個奇跡,要麼是騙子把錢退還給他,要麼是他獲得了手稿開始自己的兼職打字生涯。

這樣的事情他並不想跟父母,因為會引起不必要的解釋任務。隻是這樣一來,林在益辰上的保證金少了很多。於是他開始不斷地變現原有的電腦配件資源,以極低的價格讓利於他人,於是人脈增強了很多。

勞碌了一後,林很困,但是需要看一下大盤,QQ上BU發來信息,問林是否可以送外賣,林答應了,然後很辛苦地完成了任務,而且BU沒有打賞的意思。在歸來的途中林近乎於瞌睡倒下,最終沉睡在了辦公室裏錯過了離開實驗樓的時間。於是這一夜林沒有回家,而是在辦公室裏休息。

實際上,林發現大盤也是不一定非要看著的,隻要是林專注於做一些事情去幫助大家,每次林回到電腦前總是會有驚喜。再進一步是,屏幕會提示林下一步該做什麼。於是林基本都是贏錢。隻是每次都不太多。林知道應該控製自己的貪念,所以隻要判斷正確他就很高興,而不會在意錢的多少。再,這樣穩健的投資方法,比去打工要舒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