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靜觀其變,改變自己破束縛
011年1月19日
7:7林來到辦公室,習慣地看了一下G41電腦,昨晚設置用來下載軟件的磁盤空間不足導致無法下載。從資源管理器看,每一個邏輯盤的空間都還有幾G,所以林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會這樣。隻能是一種巧合吧。但是,每個分區都消耗掉幾G,這樣的情形讓他有危機感,是否自己的電腦被病毒侵入?或者操作係統有什麼問題……。以個人的經驗來看,靜觀事態發展是最好的。
08:05掃描賣給球球的二代內存G的圖片,球球本來隻想要一條G的,林則鼓動她要了條,對於indsP而言,4G的內存讓係統跑起來更順暢,G的內存稍微了一點。
08:08去北窗外澆了水,大概是5盆的植物,其中一盆是拐子豆,一盆是桑樹,一盆是被肥料燒死的桑樹。林在照顧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少,主要是覺得盡可能讓植物們自然地生長,經受一定的磨煉最終成就的一定是精品。基於這樣的思想,他種的很多植物都死去了。
08:15經過與球球的商量,林把兩條DDRG內存條上架於淘寶店(堂鳥),準備賣給球球的哥哥。第5空間球球傳來訊息,其實哥哥是一個資源不足的地方的電腦修理師,有一個孩子不幸得了一種怪病成為植物人,就是對任何刺激都沒有反應,人失去了自主能力,於是孩子的母親每都要在床前呼喚孩子的靈回來,但是母親必須要去上班,這樣才能夠維持醫療的開支,於是她請球球的哥哥幫修一台幾年前買的二手電腦,然後把自己呼喚的聲音錄製成P循環播放給孩子聽。希望有一能夠重新見到兒子恢複健康。
很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盡管球球的哥哥有很多二手的或新的DDR的內存條,但是一旦裝到這台二手電腦上就會立即燒壞,於是哥哥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孩子該受此難,暫不能解。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哥哥叫球球出麵向林買一條內存,看看能否正常使用。而林賣的這條內存叫假中真,它雖然是廠生產的非品牌內存,但是當林把情況如實告訴球球和買家的時候,它就成為了一根真條。真條是可以打破咒言的。
一個真條必須具備的三大屬性,一是信息公開真實,二是定價合理公允,三是售後服務到位。大家都是抱著試一下的態度,所以談起來容易達成一致。林的定價一般和平均價差不多,不過他購貨於淘寶,銷售於淘寶,所以價格上沒有太大優勢,隻是熟人光顧得比較多。
8:6林起身裝訂了幾張收據,相當於是給自己的眼睛作一個休息。然後林發現打印機不打印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按一下打印機上的聯機鍵。
8:49謝瑩來找林聊,林隨意了一些話題,然後謝瑩不知道林的重點是什麼,主題是什麼。在她原來的判斷中,林是一個教大家打球的教練,然後林和她談非打球的信息時,她犯了糊塗。林沒有解釋自己,也沒再聊下去。
林整理收據中,悟到一個道理“公道自在人心”,他覺得隻要是花費在工作上,終有一會得到回報。而北窗外一個越南的運動員在作抬腿訓練和加速跑訓練,她沒有因為田徑場被使用而放棄自己的努力,或許有一她也會站在奧運會的領獎台上,且記得曾經在這裏訓練過。然後,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段故事的主角或配角,有可能拿獎。
9:6不心摳了一下右腳上的一個傷疤,於是流了一點血,用餐巾紙擦了兩遍才止住。此時迅雷的下載速度降為59k/s,喻示著林的傷影響了他一半的戰鬥力。不過,他不以為然,將紙扔到垃圾筐裏繼續整理自己的資料。
9:1在自己管理的二手物品群裏問向“辦信用卡怎麼收費?”些時下載速度是544k/s,向隔了很久才回答,他問是要以卡辦卡,還是其它。林以卡辦卡。然後向三個月內有逾期記錄嗎?且是否使用達半年以上。林應該沒有逾期記錄,使用時間已經超過半年。向查了一下自己的信息,應該是可以,但是費用也不低,勸林要有心理準備。林如果費用比較高的話就不考慮了。
09:41在淘寶上確認收貨一單,是替張師傅電腦買的青鳥PU散熱風扇,0元錢,然後林悟到但凡幫別人修理電腦,自身都要積累很大的福報。第一是前期投入要夠多,第二有足夠的經驗,第三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沒有足夠的積福做不了這樣的事情,於是自己有條件來做,明福份不錯,否則輪不到自己。
09:44確認收貨一單,是筆記本電腦內存*1GDDR1,共G,驗證碼:8466;林立即去取了自己的筆記本過來,盡管他以前從未拆過筆記本,但還是大膽地擰下了幾顆螺絲下來,然後發現工具不太順手,就去南門的一家超市買了兩把巧的螺絲批,一個是十字的,一個是一字的。價格比較實在,兩把一起花了5元。在收錢的時候老板還感謝了他。
林拆下了筆記本電腦幾乎所有的螺絲後,終於找著了內存安裝的位置,就在筆記本下方的正中心,然後把原裝的內存換下來,再卡上新的內存,開機時一切順利,電腦終於如願用上了G的內存,速度不錯,比原來順手了很多,係統就用原來的,不需要重裝。當然,有條件還是要重裝一下比較好。
09:46林在電腦上確認收貨,台式機內存*G,DDR,共4G,驗證碼6186,這個是為了修張師傅的電腦而買的,因為林覺得既然修就要高標準,用兩根內存組雙通道功能係統的速度會很快。當然,要張師傅接受這樣的想法才行,於是林又先斬後奏了。這事也有兩個層麵,一是林和張師傅很熟,為朋友著想是應該的;二是即便張師傅提出不想要雙通道也是林可以接受的。因此,林已經想到了最糟的結局,而且他主觀上能夠接受。這樣就不存在困難了。
曾牛人曾經過林投資的事情,林在投資上的思路很清晰,何時進退,何時中止,因此他願意投資給林來完成他的測試。而下一站老師也過林,雖然投資的經驗不多,但是思路簡單,隻要按原計劃執行一定會有好的效果。當然,下老師的評價,可能是出於擴展業務的需要;曾老師的評價則比較客觀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