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情為何物(1 / 3)

“我韓氏一脈,為你封氏狙殺,遠遁西域,而今總算大仇得報。你不就是封寒冬和司空婉如的女兒,封遇春的妹妹,‘萬毒堡’一戰,唯一的幸存者嗎?哼!今日就是你們全家相聚的好日子。”韓匡嗣轉過燭台,向黑衣老嫗走去。

當韓匡嗣彎下腰正欲將老嫗翻過身來之時,驀然一股大力,直迫前胸,大有石破驚之勢。帳簾一掀,一道藍影閃身而進,一把推開韓匡嗣,單掌一立,接住了這破釜沉舟的掌力。“嘭”的一聲,蕭藍若倒退數步,撞倒了燭台。老嫗的身子卻撕裂了牛皮帳篷,飛跌而出。就在帳中一黑的當口,一道暗金色的寒光,從破洞處,激射而出,一閃即沒。韓匡嗣一跤跌倒,汗透重衣。

一連幾日,蕭思溫勒兵徐行,而周軍卻是按兵不動,一時膠著。蕭思溫與諸將道:“敵人甚眾,而且皆為精銳,此戰若是不利則後患無窮。不如頓兵以勞其軍,躡而擊之,方可一戰而勝。”諸將皆從其議。少頃,統軍司兵至,諸將請戰,蕭思溫猶疑不定。

果然,探馬來報,束城周軍已退,城中隻餘老弱兵卒。蕭思溫大驚,急令退兵。蕭思溫大軍披星戴月趕回南京,幸喜城池安然無恙。過後方知,周軍誘敵深入,以精銳之師,包抄其後,欲將遼軍困於束城,而後,一舉攻陷南京。蕭思溫聞知始末,驚出一身冷汗。蕭藍若見周軍已退,兄長老成持重,放下心來,因惦念妻兒,遂告別兄長,帶蕭人南下,意欲回轉江南。

“封、韓之爭,曆時幾近百年,眾多武林豪傑,遭此無妄之災。到底,皆是貪念使然,這池魚之殃卻是難免。隻是,這‘講武經’至今下落不明,恐怕遲早還將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林仁肇意味深長地望著蕭藍若,沉吟道。

“二位爺台!請問哪一位是蕭藍若蕭大俠?”林仁肇和蕭藍若正在用飯的時候,一位二十歲左右的精壯男子來到身邊,恭敬地問道。蕭藍若將蕭人交給嶽父,起身道:“在下蕭藍若!”男子不由露齒一笑,躬身行禮:“人‘黃河幫’曹駿,奉幫主之命,請蕭大俠前往‘浩然城’一敘。”

曹駿與蕭藍若並騎出城,林仁肇急於趕回金陵覆命,遂帶蕭人同行,囑咐蕭藍若盡快處理完中原之事,回轉江南。

一路上,蕭藍若得知楊飄雲已於兩年前正式接掌“黃河幫”幫主,勵精圖治,禦下甚嚴,現下幫中上下齊心,大有重振雄風之勢。

蘇伯心情複雜地望著蕭藍若瀟灑離去的背影,暗自長歎。蘇伯是楊氏兄妹的父親“黃河大俠”楊翌的長隨,幾十年如一日,侍奉了楊氏三代人。因此,楊氏兄妹尊其為蘇伯。蘇伯頗知進退,從不以長輩自居,而是甘心為奴,盡心竭力地幫扶楊氏一族。

在兩位英姿颯爽、容貌清麗的少女引領下,蕭藍若見到了久違的楊飄雲。

一間布置淡雅而不失莊重的正廳,窗明幾淨,廳中擺放著一盆跳動著藍色火焰的炭盆,四周倚牆處錯落的花盆裏,花團錦簇,散發著淡淡的幽蘭之香。屋外雖雪花飛舞,屋內卻溫暖如春。楊飄雲身著淺藍色的衣裙,背朝大門,正自癡癡地從半掩的窗欞,望著屋外的雪景。那曼妙的身姿,惹人遐思。

楊飄雲回身看到蕭藍若時,嬌俏的身子有著些微的顫動,美豔的臉頰上,升起兩朵紅雲,睫毛閃動之下,一層霧氣瞬間彌漫了明如秋水的黑眸。比起五年前,她看起來清減了許多,渾身上下少了那般少女的青澀和嬌柔,無形中卻平添了一股成熟的嫵媚韻味。

“你還好嗎?”蕭藍若心頭一陣酸楚,眼前又浮現出當年楊飄雲絕望而無助的眼神,為了相救自己她可是什麼都不管不顧了。“藍兒、若兒,你們下去吧!”楊飄雲恢複了常態,將兩名引領蕭藍若進來的侍女打發出去。楊飄雲來到幾案前,收拾茶具,倒了兩杯清香的熱茶,展顏一笑:“蕭大俠請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