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就這樣,行走在這峻嶺之中,往來行人還是不少的,大唐的盛世到來,當今子勤勉體民,這老百姓的下再不複前朝那般的民不聊生,現在百姓安居樂業,三人這一路走來,被這種氣氛所渲染,一路高高興興的走著,涯一路唱著各種稀奇古怪秦沐和英傑都沒有聽過的曲子,卻每一曲皆是經典。
兩人這般行著多日,忽的出的密林來。前方農田交錯,阡陌縱橫,田間還在農作的百姓,涯停下馬車來,攔住一牽著黃牛的過路老農,深作一揖,極為有禮貌道:“子路過此地,敢問這位老人家,這前方是何處,一片繁榮和諧景象。”
“這裏啊,看到前邊這座山沒,這裏就是伏牛山腳下了。”老人家指著前方一座山頭道。涯順著老漢的手望去,前方有一山脈,順延秦嶺而出,應當是秦嶺的支流了。
“好的,那謝過老人家了。”涯再次一揖。謝過老漢,回到車前。
“涯哥哥,這是走出了大山了嗎?到哪裏了啊。”英傑探出頭來詢問,看著這不同於前幾日的神山,終是到了這平原之地。
“老人家這前方是伏牛山,到了河南南陽地界了。這南陽是醫聖之鄉,又是諸葛先生隱居之所。要不我們就找個地方多住上幾日,看能不能幫你秦沐姐姐找些調理身體的方子。”涯看著前方,看著太陽就快下山了,忙招呼兩人,駕著馬車向前方的村莊行去,三人都無牽無掛的又不趕時間,所以這一路行來,一路遊山玩水,現在色也不早了,也沒必要趕至南陽城中,三人就這樣進的村來。尋得一戶人家,房頂炊煙嫋嫋,涯停車喊道:“有人嗎?”涯推開虛掩的院門,喊了一聲。
“誰啊!”右邊屋中出來一中年婦女,帶著圍兜,想必是在做飯了。
“這位大嬸,我們路過這裏,色已晚。看來是趕不到前方的南陽城中了,想在這借宿一宿,這時一點心意。”涯著拿出一塊碎銀子遞了過去。
“這怎麼好意思呢,沒事,我丈夫還有孩子下地去了。西邊還有兩間廂房,你可以住這裏。”這大嬸卻不願意接這銀子,忙答應下來,涯看著地方雖然離南陽城中不遠,但是民風淳樸,民風又尚武,所有人都精氣神飽滿。涯看的出這大嬸雖然在家中操持,但下盤很穩,右手手掌虎口老繭頗厚,想必慣使大刀。
涯謝過大嬸,將秦沐扶下車,這大嬸將兩人引至房中,這房屋雖然不是多麼寬敞不是多麼奢華,但是頗為亮堂,也很整潔。英傑很勤快的將各種行李還有需要的物品拿到房間。
“涯哥哥,東西都拿出來了。”英傑將東西搬進來之後對涯道。涯看了看英傑拿進來的東西,摸了摸他的頭,讚賞的笑了笑。
涯出得門來,動手馬車卸了下來,這時候一個中年漢子帶著一個十五六的夥子回來了,夥子牽著一頭老黃牛,中年漢子扛著鋤頭。這時涯剛好單手擎起馬車的前臂,吆喝一聲,絕地和乘風很乖巧的自己走了出來。涯自然的放下馬車,他沒注意這回來的中年漢子眼中精光一閃,這十五六的夥子準備什麼,也被中年漢子製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