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地底寶塔藏真經(2 / 3)

行稽首禮以表明自己是道門弟子,行禮則是對先行聖者的尊敬,如同佛門弟子見到三清道祖,也會雙手合什行禮一般。

禮拜完畢,林照心中告罪一聲,繞了一個圈,緩緩行至蒲團上趺坐的僧人身前。

看了一眼,林照心道果然如此。

卻是見到幾位高僧早已圓寂,隻是修為確實高深,三萬年過去,在這寶塔之內,居然金身不腐。尤其最上首一位大德,全身似金鑄,麵部祥和,帶有一絲大自在、大解脫的意境,雙手結三昧印,雙眼微閉,像暫時入定一般。

林照一一看去,八位僧人都是麵部安詳,無有恐怖之像,當真修行高深。心中也是暗自佩服,生死之間有大恐怖,明知必死之際,若無道行為底蘊,必然發狂發癲。

又自向上層行去,一層層仔細查看,發現上麵八層都是空無一人,但寶塔內各種設施和典籍,都是保存良好,絲毫不亂。

林照也明白過來,這座寶塔應該就是當年金剛宗的“藏經塔”,隻是從一樓行至七樓,全部都是各種佛經,和參禪悟道的經驗著作。

一直到了第八層,林照才發現存放的竟然全是修煉典籍。

林照一一翻閱,一圈下來心中終於有數。這第八層的空間不大,放置有十餘個書架,或是獸皮典籍,或者玉簡,皆是平放於書架之上,細算下來也不到五百本典籍。

複又行至第九層,發現空間更小,隻見過去燃燈佛的佛像放在上首,左首有一書架,上麵放置了三個玉簡。

林照將玉簡置於額頭,冰涼感中有無數的文字和圖案傳來,正是金剛宗的鎮宗寶典《金剛龍象大力涅槃經》,整部經典共分九層,由十餘萬字和無數的圖案組成。

其中原本正文隻有不到兩萬字,後麵更多的是曆代金剛寺大能修行《金剛龍象大力涅槃經》的感悟和經驗總結。

直接將玉簡放於自己的儲物法戒內,又拿起另外兩個玉簡一一查看。

其中一枚玉簡中記錄的是《掌中佛國》,另外一枚玉簡記錄的是《般若空慧無上金剛經》。兩門經典的玄奧程度,還在《金剛龍象大力涅槃經》之上,好在裏麵也有金剛宗前輩大能的修行體悟。

將兩枚玉簡一起收入儲物法戒後,林照轉身向下行去,每到一層,就直接將書架連同修行典籍,和各種佛經等物一起收入儲物法戒。

再次回到藏經塔一層,林照對著八位高僧大德躬身稽首,誠心輕念出聲:“今日我林照有此機緣,得到貴宗經典,他日當擇選天賦出眾,與佛有緣之人,贈其經典,為貴宗重開山門!”

念誦完畢後,又是三拜行禮,卻聽的一聲脆響傳入耳中,放眼看去,卻是上首金身大德身前掉落出一枚金色的儲物法戒,撞擊在精金地麵。

此前林照也曾仔細查看,另外七人皆有儲物法器,或腰帶,或戒指,或手鐲。

隻有這位金身大德身上絲毫不見任何東西,本以為高僧早已修行超脫,舍去外物,隻是不知這金色儲物法戒又是被隱藏於何處?直至自己行禮發願後,才自現身,心中更是對前輩大能的手段多了三分敬畏。

林照將另外七人的儲物法器,連同地上的金色儲物戒指一一拿到手中。隻是在行動間,又出現一幕奇異景象。

除了上首的金身大德,另外七人當林照手指稍一碰觸,就化為一堆飛灰,無論身上僧袍或者是僧軀,非是自己此前猜想的俱都肉身不朽。

林照感歎不已,管你高僧大德還是有道真人,歲月之下,盡數不得解脫。這長生之途何其艱難,不至究竟涅槃,皆為螻蟻而已。

輸入一道法力,得自哪位金身大德的儲物法戒毫無阻礙,神識透入其內,頓時一個約方圓三百丈的空間現於眼前,空間比太虛真人賜予自己的紫色儲物法戒大了一倍多。

金色儲物法戒裏麵卻是顯得空蕩,物品並不是很多。隻有一書架佛經;一個玉櫃中放有十幾個玉瓶以及八個玉盒;玉簡三枚;一根九龍錫杖,以及三大堆靈石。

林照將書架和玉簡一一取出,仔細查看,發現書架當中都是佛經。一枚玉簡中記錄的是《金剛龍象大力涅槃經》的修煉體悟,從開始修煉起,詳細記錄了遇到的各種疑難和現象。

另外一枚玉簡卻是一篇收寶法訣,名為“大威法藏訣”,可以用來收取佛門法寶,這座“藏經塔”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