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屍怪(1 / 2)

我們看待事物的時候,對於我們自我的東西,總是會習慣性的自卑,而注意到缺點,於是就看到了道教的五弊三缺,將鰥、寡、孤、獨、殘歸結為信仰道教的原因,歸根結底,我們太冤了。

道教的口頭問候語是“慈悲慈悲”,慈悲自己的心,慈悲的對待人,而道教信奉的經典《道德經》中傳達的死穴是道至公,所以鰥、寡、孤、獨、殘都有生產在這個世界上的權利,也許別的地方有人歧視他們,但是道教不會,道教認為進了道門都是一家人,所以道教願意接納他們,是祖師爺門戶,讓我們收容了他們,是祖師爺的慈悲,讓我們收容了他們,他們沒有地方可以去,甚至連家人都放棄他們,唯有道門不想,唯有道門容納了他們。因為道門收留了鰥、寡、孤、獨、殘,所以你們才能在道門見到這些人。

道教的慈悲造成了這種個體情況的存在,如果道教不收留鰥、寡、孤、獨、殘,照樣可以給你一個富麗堂皇,陽光男人的道教,道教不是不能收留這些人,隻是因為不願意而已。祖師爺教導我們的慈悲不會因為是鰥、寡、孤、獨、殘就有例外,慈悲不因人而異。如果修道會造成鰥、寡、孤、獨、殘,那麼為什麼不王羲之因為是道教世家而成就了書聖?為什麼不魏征修道而成了宰相?為什麼不孫思邈修道成了藥王,更是在世界活了一百四十多年?為什麼不李白為尋仙訪道成就了詩仙。道門存在五弊三缺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慈悲,別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因果,因為道門五術的存在。佛重來生道講今世,道教很多修行手段是解決具體問題的,山、醫、命、卜、相以及各種神通法術,各有體係和傳承,既然承蒙曆代祖師慈悲,留下了各種方式,就不免有的流落在江湖之中。

道教修行重在德,重在理,但是很多人隻注重術,而不重道,忘記道為基,術為用,利用道教的方式謀取自己的利益,最後種下因果,導致自己受到了鰥、寡、孤、獨、殘的懲罰。白了,這些都是因為自己重術不重道造成的。利用道術牟利或者是達到自己的其他目,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作惡都應該受到懲罰,更別打著道教的旗號。當這些人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受到懲罰,不思考自己濫用道術或者謀財害命而得到懲罰,反而歸結為信仰道教的原因。他們真的信仰道教嗎?哪怕披著道教的外衣,他們行道嗎?道教真的是太冤了!人們看到五弊三缺,就以為修道有損福報,卻不知道這個是因為道教的慈悲,是因為個人的因果。這些是因為道教平等的看待這一切,因為道至公懲惡揚善才造成了這個狀態。

筆跡到這裏就沒有了。

我想起這些爺爺記錄下的筆記,有些對爺爺的看法改變了許多。

可能曾經他拋棄我是出於某種原因吧。

不過我想我會很快知道答案的。

就在我想著這些事情時那兩位也是在大廳內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不過另我有些奇怪的是那個女孩坐著的距離那個男人很遠。

而且那個男人距離我也很遠,隻有那個女孩距離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