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赴約(下)(1 / 2)

隻見宋若辰用熟練的英語說道:“french-style Upstage Beef&Fois Gras??”

服務員點了點頭,記下了,然後問鄒焰烽點什麼。

宋若辰見狀,幫鄒焰烽回道:“Tuna Salad。Thank you ,”

“Yes, sir. It'll be a moment。”服務生做了個微低退步走出去了。

吃過西餐的朋友應該知道,一般西餐廳是主食跟湯一起上桌。

可在高檔西餐廳是分幾次上的,其中第一道菜是頭盤:

頭盤,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有沙律、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風味,味道以鹹和酸為主,而且數量較少,質量較高。

林曉曼跟她的朋友們都是常客,自然熟練這些禮儀。

宋若辰跟鄒焰烽不是第一次吃西餐了,不過在這高檔的餐廳還是第一次,倆個人都有些拘束,可又不能表現明顯。

還沒上頭盤之前,林曉曼點了一瓶開胃酒。開胃酒也叫餐前酒,是指在餐前飲用的,喝了之後可以讓人更有食欲。服務生,不,在這裏應該叫侍者,挨個跟大家倒酒,倒完之後每個人都要說聲“Thank you。”不然會顯得沒有禮貌,不過這會宋若辰用中文說了句:謝謝。鄒焰烽也跟著說了聲:“謝謝。”

鄒焰烽心裏暗暗慶幸,得虧把宋若辰拉來了,不然剛出糗的就是他了。

見倒好酒,鄒焰烽準備拿起來就喝,宋若辰用腳踩了下他,示意他等會。宋若辰想先觀察下他們是怎麼用餐。

林曉曼舉起杯說道:“首先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過來參加我的生日會,今晚請大家吃好,喝好。來我們一起幹杯。都坐著,不用起身。”

大家都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聊了起來。宋若辰從她們交談中,知道林曉曼剛從國外求學歸來,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林曉曼父親最開始做的小生意,後來跟朋友一起搞房地產,再加上行情好,賺了不少錢,成了當地排上名的爆發戶。林曉曼家倆姐弟,弟弟年幼,所以林曉曼學成就回國來跟父親分擔公司一些事務。

宋若辰跟鄒焰烽根本就算個局外人,插不上話。

總算上菜了,鄒焰烽一看,頭盤才這麼點東西,悄悄在宋若辰邊上說:“這那吃得飽呀,這才一點東西。”

宋若辰也在考慮要不要再加一個。林曉蔓在他們倆邊上坐,聽到鄒焰烽這麼一說,為了不失麵子的提醒下宋若辰他們,便對著大家笑道:“聽說這家湯不錯,主食也還行,大家一會品品看。”

“嗯,我上次吃過這家的,味道比較地道。”

......

宋若辰聽他們這麼一說,鬆了口氣,一隊餐具讓他們倆個不知道從哪個用起。特別是還弄個什麼餐巾。這點讓宋若辰跟鄒焰烽很不習慣。

“這那裏是來吃飯,分明是跟自己找不痛快。”宋若辰對鄒焰烽小聲說道。

宋若辰見他們拿起刀叉,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

宋若辰用眼神斜了下鄒焰烽,讓他優雅點。平時他們去吃西餐幾下幾下就切好了。

現在見林曉曼她們動作緩慢,相是陶醉在這環境和音樂,美食當中。

宋若辰他們也學著慢慢切起來。

其實西方人用餐有很多講究比如:使用刀時,刀刃不能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

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特別是: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等宋若辰切好一小塊送到嘴裏,吃進去他就想吐出來,也不知道是啥味。可又不好意思,硬著頭皮吞了下去。

林曉曼看到宋若辰的表情在一邊偷偷笑,悄悄對他們說:“慢慢吃,這幾個都是有名的菜。你們可以嚐試著品下來自海洋的味道。”

頭盤吃完,就開始上湯了,像我們有的地方一般是吃完飯就喝碗湯。鄒焰烽一看這上湯了,以為喝完就得下桌了,便言道:“這麼快就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