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奶奶雖然有時蠻不講理,又重男輕女,但對幼時的沈念也還是不錯的,無論是龍須麵、黑芝麻糊、蝦米湯,還是別人送的糕點、麥片,沈老太太自己吃的同時總會留一份給沈念。可能任何人都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不好吧,但因為母親的緣故,沈念還是在心裏和沈奶奶保持著距離。
陳英在沈念三歲時意外懷了一胎,當時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家隻能生一個孩子。陳英一方麵怕被罰錢,一方麵覺得家裏的條件實在是養不起第二個孩子,便去做了人流。
結果嘴欠的沈長林告訴了沈老太太,沈奶奶便覺得這一胎很可能是個孫子,結果被弄沒了,於是常常沒事找茬地欺負陳英。
沈老太太的氣人之處在於總是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指責她的兒媳婦,言語中夾槍帶棒,指桑罵槐。有時還連帶著把陳英的家人也一起數落一通。陳英一直對沈老太太很好,做飯、打掃屋子,生病時在旁邊端茶倒水。可是沒用,這沈老太太還是隔三差五地作一回。忍了幾年,陳英終於不願再忍,於是婆媳之間的罵戰愈演愈烈。
性格懦弱又沒有解決家庭矛盾智慧的沈長林常常混在中間和稀泥,把一家人的關係搞得越來越差。陳英受了幾年的氣,窩了一肚子火,再加上一個不能替自己說話撐腰的丈夫,對這段婚姻隻有越來越心寒失望,動了無數次離婚的念頭。生活中因為各種家務活和瑣事與沈長林的爭吵也更加頻繁。
“你就不能讓著點她嗎?她都那麼大歲數了,畢竟是我媽!”沈長林用他一貫的理所應當的語氣說。
“歲數大就可以蠻不講理了嗎?就可以隨便罵人了嗎?我媽也那麼大歲數了,怎麼沒像她一樣是個老潑婦!”陳英氣憤地吼道。
“你說誰老潑婦呢?你再說一遍,我看你才是個潑婦!”沈長林把兩隻眼睛瞪的圓圓的咧著嘴叫道。
“就說你媽呢!她就是個老潑婦。”陳英的聲音越吼越大。
沈念已經記不清他們後來又吵了些什麼,隻記得兩個人吵著吵著動起手來,過程慘烈,摔筷子、摔碗,甚至還掀了桌子,丟起來的盤子砸碎了家裏的玻璃窗,滿室狼藉……
大概是因為那次吵架損失太大,後麵沈父沈母反倒不怎麼摔東西了。
兒時的沈念勸架時,心裏滿是恐懼和害怕,怕父母會扭打在一起,自己太小無能為力,隻有站在一旁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喊:“別吵了,你們別吵了……”陳英和沈長林則會在吵架的間隙,大聲地訓斥沈念:“把嘴閉上,別哭了。”最後,沈念隻有閉著嘴不停地抽泣。
吵完架後陳英便抱著沈念回到她的娘家,向她的母親、哥哥和大姐、二姐一頓哭訴,哭喊著要離婚,再埋怨一頓當年的那個媒人。可是娘家人隻能勸合不勸分,勸了許久,陳英收住眼淚,紅腫著雙眼回頭看著沈念說:“都是你這個拖油瓶,要不我早就離婚了。”說著便又哭起來,沈念呆住,那句話如同刀子般刻到了幼小沈念的心上。
充滿爭吵和缺乏溫情的家庭環境,讓成年後的沈念自我保護性和攻擊性都強到不合理,隻要別人的言論、態度稍不友好,沈念便會馬上做出無比嚴肅和氣勢洶洶狀來應對。
沈念看到過一句話說“一個人終其一生都是在整合和治愈他的童年。”
雖然沈念後來極力去改變這種性格,但還是會在無意識下表現出那種不被人喜歡的狀態,事後又去反思、後悔。
而當時的陳英因為自己的工資無法支撐租房和養育沈念的費用,又舍不得丟下沈念,一個人離開,隻能委屈地繼續那破敗不堪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