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之後,終於建好了兩個作坊,林家宣布開始收果子和招工。
一時間,青山村沸騰了,被選上的四十名村婦興高采烈,沒被選上的也不難過,拉家帶口的到山裏采果子。一堆堆的山葡萄、李子和杏還有梨子很快便都被送到了林家作坊。
“大家注意了,無論是我們釀的酒還是做的果脯或者果醬,都是要吃或者要喝的東西,所以大家一定要像契約裏麵寫的那樣要注意衛生,上工之前一定要先好好洗手,保持自己全身幹幹淨淨的,頭發也都要包好,我姐姐給大家做的口罩、袖套也都按時清洗並在做活兒的時候戴好,這樣才能上工。如果被發現有人做不到,那麼就不能繼續上工了。同時,也不能跟任何人提起作坊裏的一切,如果違背,就要按照契約賠償一千兩銀子。”
林小福在四十名媳婦被錄取的時候便擬好了契約,讓林大山、林大川和林大石三對夫妻到每個人的家中宣讀契約並讓被錄取者按手印。一方麵是為了讓所有人家都清楚作坊裏的事情不能泄密,另一方麵也讓大家都知道衛生的重要性。
被錄取的媳婦們都是村裏品行端正的人家裏麵選出來的,一開始這些人家也都被一千兩銀子的賠償嚇到了。但是後來林家人也解釋的很清楚,隻要不違背契約內容,就什麼事都沒有,照樣能開開心心的賺銀子,所有人也就欣然接受了。
第一天來上工,鄭美娘帶著釀酒作坊裏麵的人學如何釀製葡萄酒,李娟娘在果脯作坊裏麵教做李子幹和杏脯,製果醬則由張慧娘教習。這些東西之前林小福都事先教過她們,她們練習了好多遍現在已經熟練的很。
林家人之前商討過,不能讓林小福事事衝在前麵。她還是個孩子,教這個教那個的怕是不能服眾。而且誰家七歲的孩子會這些?老林家不願意別人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妖孽,還是由幾個女眷出麵比較好。
林小福對於這個決定雙手讚成,她可不是追求事必躬親的人,要是以後生意的種類多了,所有事都要她自己親力親為那不是要類似她了。伯娘們和她娘都學的很快,把這些交給她們去管她樂得輕鬆。
隻是林家三個妯娌心裏有些過意不去,尤其是張慧娘和李娟娘,總覺得占了侄女的便宜,連連向鄭美娘保證這法子絕對不會傳回娘家,弄得鄭美娘哭笑不得,要知道相處了這麼多年,這兩個嫂子的品性她可是放心的很呢。
為了在這個時代打造林家作坊的品牌,林小福之前專門設計了“林”字標記,讓燒窯的師傅直接印在小瓷罐和酒壇子上麵,定製了一批來裝果醬和果酒,這樣就不怕別人抄襲了。
至於果脯盒子,也是去林大川的師傅家也就是李娟娘的娘家定製了一批木頭匣子,同樣刻上了“林”字標記。
起初林家人並不理解為什麼這麼麻煩,這樣在燒窯和做匣子的過程中會增加一道工序,時間上也會延後。但林小福覺得商品就是要有好的包裝,這也是賣高價的關鍵。此言一出,林家人便再次被說服。
一天下來,果醬熬製了三十罐,果脯做出了二十盒,葡萄酒則釀製了四十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