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成大明公主(1 / 2)

深秋時節,北國大地一片蒼茫,蕭瑟秋風所過之處,殘葉紛飛。此時的大明帝國雖表麵依舊光鮮,但實則已病入骨髓,如大廈將傾。

薄霧籠罩的山岡上,一支馬車隊正緩緩前行,前後簇擁著幾十名騎兵守衛。

“玲兒,此距琅城還有多遠?”顛簸一路的朱婉晴有些受不了,挑開車簾問隨身丫鬟。

“稟公主,尚有兩個時辰才到,您就再忍一忍吧,好歹進了琅城,今晚也算有個歇腳地了,省得去住那破驛館。”玲兒說。

朱婉晴穿越來大明,成為陵陽公主已三年有餘,此時的她已然適應了公主的角色,當然平輩的皇室子女眾多,縱然是公主,她依舊是個存在感很低的小透明。

公元2020年,市一中高一學生舉行夏季野外露營實踐活動。在返程途中,老師讓同學們查看自己周圍座位上的同學是否都上了車。

結果毫無存在感的朱婉晴居然被所有人都遺忘了,旁人壓根就沒察覺到還有這麼個人。

就這樣,大巴車揚長而去,朱婉晴被拋棄在了荒郊野外。

當天晚上大雨侵盆,道路濕滑,朱婉晴一不小心跌落懸崖,然後醒來時就穿成了大明陵陽公主。

陵陽公主乃當今聖上與姚太師之女,也就是淑妃娘娘所生。

淑妃另生有一皇子,排行老七,稱七皇子,比朱婉晴小三歲。

姚太師在朝中位居三公,又是內閣首輔,權傾朝野,對於七皇子也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兩月前,淑妃回老家山東蓬萊為聖上壽誕尋仙祈福,陵陽公主和七皇子也一同隨行。

後中途不知是出了什麼事,淑妃接到太師密信後就帶著七皇子連夜返京。

這下朱婉晴就又被無視了,堂堂大明陵陽公主竟被涼在蓬萊這個破漁村,足足涼了半個多月,無人過問。

最後實在沒辦法,朱婉晴隻能自己帶著隨從踏上返京之路。

過了琅城地界就是北直隸,離京師也就不遠了。

琅城太守張翰文是姚太師的學生,兩年前太師府家宴中和朱婉晴有過一麵之緣。

車隊到達琅城時,天色已晚,按律,過了酉時城門就關閉不再放行。

朱婉晴的侍衛長無論作何解釋,守城兵士就是不予通融,換作以往,誰敢阻擾皇室人員通行那就是找死。

“大膽!車中乃陵陽公主,若是公主在荒郊野外出了差池,爾等長十個腦袋也不夠砍。”侍衛長大聲喝道。

“請公主見諒,上月朝廷下發公文,本月初起,全國兩京一十三省施行嚴格管製,酉時過後進出州府城門者,立斬。”守城軍士回道。

“也罷,我們就回剛才那個鄉野客店暫歇一晚,明日再進城也不遲。”朱婉晴讓侍衛長不要再為難守城兵士。

“公主,此地山賊居多,最近又鬧饑荒,幾乎天天有平民被害之事發生,若是宿於這鄉野之地,恐怕會遭不測。”侍衛長勸道。

“喲,龐三彪,你不是武舉出身嗎?這幾十號人還打不過山賊啊?”玲兒說。

“玲兒你......公主殿下,我看還是想辦法知會張知府一聲為好。”龐三彪的主意倒是不錯。

“那就依你所說的辦吧。”朱婉晴一聽有山賊,心裏也是犯起了嘀咕。

龐三彪手寫一封書信綁在箭矢上,“上麵的兄弟,這有陵陽公主給張大人的書信一封,望傳達。”說完嗖的一下把箭射了上去。

這箭深深釘入了城門樓的柱子裏,兵士費了好大勁才弄出來。

“頭兒,咋辦,這信傳還是不傳?”士兵問城門校尉。

城門校尉思索片刻說道:“姚太師囑咐過,力保淑妃和七皇子火速回京,可他並沒有提這陵陽公主啊,你犯得著去多管閑事嗎。”

“那萬一張大人知道了,怪罪下來怎麼辦?”兵士還是有顧慮。

“姓張的是太師門生,出了事有人保他,咱們算個屁啊,違反禁令私自放人的罪責到頭來還不是你我來背鍋。”城門校尉接過信紙看了看。

“咱們這是依法辦事,他張知府縱是心裏有一百個不滿意也隻能憋肚子裏,要是今天放人進城,改天上頭怪罪下來,那可是丟飯碗甚至掉腦袋的事。比起得罪姓張的,這二者孰輕孰重,兄弟你不會算不清這賬吧?”校尉笑著把信交還給兵士。

兵士猶豫了片刻,還是把書信隨手丟進了一旁的火盆中。

城樓下龐三彪等了半天,上麵愣是毫無反應。

“喂,張知府怎麼回的話?”三彪大聲問。

“城下的,速速退離!否則我們按流民盜寇處理。”城上兵士豎起火把架好弓箭。

“嘿,這幫孫子,行,算你們有種。”龐三彪見這陣勢,隻能返回把實情稟明朱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