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想辦法挑撥金庭內鬥的時候,金人卻先下手了,他們挑起了契丹人的滿腹仇恨。
有人認出了耶律餘睹。
遼陽府一戰,銀術可殉國,但在之前守城戰中他有疑惑,契丹人的大帥怎麼看起來那麼像耶律餘睹?
雖然離得遠,但看起來真得很像,尤其指揮戰爭的那份氣度太神似了。
不可能是他!
隨即銀術可否定了想法,或許隻是長得像,讓他不自覺想起了一起南征北戰的老朋友。
因為耶律餘睹早死了!
現在他墳頭的草都很長了,他家人享受著功臣的待遇,他的衣冠塚則進了皇家墳場,他被追封為泰寧軍節度使,兼侍中,加太子太師。
銀術可將疑惑說知老將阿不魯,他也吃驚不已,後來在城頭上觀望,感覺也像,但事實讓他也否決了感覺,可能隻是像而已。
靖康年間,金人二次攻宋,耶律餘睹就戰死在自治區了,怎麼可能突然冒出來。
戰火讓阿不魯忘了疑惑,銀術可死後他很傷心,不自覺回憶往事,突然又想起這件事。然後把這件事寫成奏折遞上去,吳乞買卻很感興趣,決定讓阿不魯做招安使者,去契丹軍中挑撥。
天賜良機!
如果真是耶律餘睹,遼東契丹人就會內亂。如果不是耶律餘睹,遼東契丹人會認為他是在抵賴,久而久之也會內亂。
一次挑撥就能削弱東路軍,吳乞買都開始佩服自己了。
阿不魯不敢去,這樣做就是羊入狼口。不管人家是不是耶律餘睹,肯定會惱羞成怒,最近他們殺金人殺順手了,多個自己有何不可。
然君命難為,戰戰兢兢到沈州,契丹軍正好打過來了,他趕緊躲進城內。
由於盧俊義的加入,契丹軍進攻前總要喊話勸降,別看不頂用,其實這是心理攻勢。
勸降沒有結果,進攻開始。
金兵就如同睡著了一樣,守軍盯著契丹人卻不發一箭,當進攻隊伍離城二百步的時候,城頭上突然豎起白旗。
要投降?
這歡喜來得猝不及防啊!
契丹人歡呼雀躍的時候,阿不魯出現在城頭上,高聲喊道:“契丹人都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耿直好漢,我們女真人最敬重好漢,今日降於你們也不丟人。但你們知道嗎?你們拚死拚活得不到應得的回報,你們被人利用了!你們的大帥就是契丹的超級賣國賊,耶律餘睹!”
阿不魯怕契丹人聽不清,連續大喊。
契丹人特恨耶律餘睹,無他,就為他投降後,領著金兵滿世界追殺天祚帝,以至於遼滅國,契丹人淪為女真人的奴隸。
所以,聽到這個消息後,所有進攻的契丹人都停住了,然後轉頭遠眺指揮位置上的耶律餘睹,怒目而視。
距離稍遠,耶律餘睹聽得不是太清楚,當有人把消息傳過來時,他一怔,隨之怒吼道:“不論敵人說得是真是假,攻城的命令沒有撤銷之前誰敢止步,軍法從事!待攻下沈州,我會給你們一個交代!”
攻城戰繼續,契丹頭領喊道:“你們既已投降,那就打開城門!”
回答他的是箭雨。
詐降激怒了契丹人,他們瘋狂的進攻。
盧俊義見狀派出三千重裝騎兵,他們人馬不懼箭矢,在城下拿著連弩射擊,有效掩護契丹人攻城。
沈州城一鼓而下。
該自己去麵對的就不能逃避。
耶律餘睹站出來了。
當沈城局勢穩定後,萬勝軍列隊,耶律餘睹站在前麵道:“我知道,兄弟們很想知道我到底是耶律餘睹,還是餘都姑,我現在就敞開胸懷告訴兄弟們!這事說來話長,是個很淒涼,很傷感,很憤慨,很無奈而又催人淚下的故事。”
思緒又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中。
“耶律餘睹忠心遼國,天地可鑒,他在前線拚命殺金人,毫無征兆之下,天祚帝殺了他和他連襟全家,還派人來軍營殺他。捫心自問,誰碰到這樣的事情誰不憤怒,自己正在給皇帝賣命,突然間皇帝要了他全家的命,還要他的命,連理由都沒有。兄弟們,如果你們是耶律餘睹,你們甘心等死?不!他不甘心!他想問問天祚帝,腦子裏裝得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