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小型可食用動物屠戮者(1 / 2)

半船上的結果傳來,正如白夜明所猜想的那樣。

從立方體的內部向各個麵看去。每一個表麵被推進了鏡子內的部分就像是被覆蓋上了一層全反射膜。

每推進去1厘米,就相當於這層膜又在玻璃上被附著了1厘米。

聽到這裏,白夜明就放心了。然後他緊接著提出了自己的第二個設想實驗。

白夜明覺得現在還有兩種可能性,關乎到到底能不能進入這個鏡子裏的世界。必須要做實驗去驗證。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

被膜包裹之後,如果物體完全進入了這個膜,會發生什麼?

舉例來說,把一個箱子推進去之後。在箱子全部進入,看到鏡麵又恢複正常以後,那個在裏麵的箱子會怎麼樣?

是會繼續覆蓋著那層膜,覆蓋全部的表麵積呢?

還是會所有的膜都消失不見,箱子外部變得完全正常。

如果是前者,那麼這個膜就會隔絕係統與外界的空氣交換,進去的人是必死的。

而如果是後者,大家隻用躲在船艙裏等船開進去就好了,幾乎零風險。

白夜明打算先驗證第一種情況下的那個假設,膜內外是否有著空氣交換。

他跟眾人說道,自己設計了下一個實驗:

“我們找一隻動物。把它尾巴的毛剔幹淨,然後把它丟進去。隻留著尾巴在外麵。尾巴根正好處在鏡麵的位置。

這樣它幾乎就約等於處在一個完全密閉的膜中,我們隻要放上一段時間,從尾巴上監測這個動物還死沒死,就可以知道膜內外有無氣體交換了。”

他說完之後,下麵的學者裏傳來了善意的笑聲。

有個龍人族學者跟他說:“年輕人,你這個太麻煩了。直接把一隻菌豬扔進去,然後就留一隻豬腿在外麵,不比你這個方法要來的簡單。”

然後說做就做,院長立刻給補給船下命令,調了一擺渡船的菌豬過去。

把菌豬丟進鏡麵世界,然後在外麵死命拽著豬腿不讓它全部溜進去。

然後不出大家所料的,菌豬都死了。

後麵白夜明還想跟大家提出他的下一步計劃。

不料在做的諸位也不傻,都明白了他這套思路,討論著討論著就把下一步給補全了。

利用一船的菌豬,他們測量了被膜包裹從而窒息的情況下,一隻菌豬能活多久。

5分鍾。

超過了這個時間,就從大腿上測量不到菌豬的脈搏了。

於是下一個實驗的流程非常的簡單。

使用可以超遠程感受到獵物狀態的導蟲,來標記菌豬。待兩者綁定後,就把菌豬扔出去。

十分鍾之後,放出蟲籠中的導蟲,看看導蟲還會不會對著鏡子後麵的方向做出反應。

如果被導蟲向著鏡麵蔓延,就說明裏麵菌豬還沒有死,活蹦亂跳的。

如果菌豬沒有死。就說明它窒息的情況被解除了,那麼就是白夜明後一種猜想:

膜在完全閉合後會自己消失。

反之,如果導蟲待在蟲籠裏不動,就說明菌豬死了。

就說明膜會一直覆蓋在進去的物體上。

那麼結果自然就是誰進去誰涼。

這本質上就是利用導蟲的特性,來製作了一條不用穿過膜的繩子。

於是他們再一次從補給船調了大量的菌豬過去,弄的補給船船長都以為大家要完蛋了。

不然這好好的菌豬不留著下崽,這都給吃了是要怎樣?不知道這樣下半程就沒有肉吃了麼?

我們且不說,悲觀的豬肉風險控製員是怎麼想的,現在內心最緊張的就是戰鬥在第一線的陸平。

從擺渡船上又接過了一波菌豬,讓他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