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聚變能源世界與發條女孩世界(1 / 2)

一顆星球上都有什麼資源?

這個問題的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如果不扯淡,不故弄玄虛的話。白夜明認為主要是三種資源。

第一種就是物質資源,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無論在星球擁有什麼、想要擁有什麼,本質上都是說的擁有物質。

無論是如何加工物體,是一次性削去無數個粒子也好,還是用一個一個粒子將物體拚接而成也罷。歸根結底,沒有物質,就一無所有。

就連人類本身,也不過是物質的某種組成形式。

第二種資源,就是化學能。其中能被人類廣泛利用的化學能,主要來源就是恒星在行星形成的億萬年時間中的光照積累。比如說煤炭和石油。億萬年中星球接收到的光照能量,被光合作用固定在地麵上,沉睡在岩層中。

跨越了時間,遞給了在這星球上誕生的文明。

除了化石能源,其他可再生能源,本質上都是對此時此刻太陽照在地麵上的光能的利用。諸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水能、地熱能、植物燃料等等。

化石能源雖然好,但在文明興旺之後,完全是入不敷出的。

第三種能源,就是核能。所有比結合能要比鐵小的元素(幾乎包括所有的元素),都可以通過裂變和聚變的途徑向鐵演化,來失去質量從而放出熱量。隻是有些容易,而有些非常困難。

在星球陸地上,雪蓋冰川下、無垠沙漠中,還有崇山峻嶺、泥濘灘塗,都含有高品質的鈾礦,利用鈾礦,可以將裂變核電站鋪滿大陸的大小水係旁。

在星球海洋裏,充滿了容易聚變的氘氚,如果將它們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這世界將變為不夜的世界。一萬個人造太陽可以被掛在近地軌道,提供電能的同時也閃閃發光。

但是這些資源,都不是無限的。

前兩種,在文明邁入第五十個年頭的時候開始耗竭。

尤其是化石燃料。

大陸上的城市,一團又一團地在半夜開始強製熄燈,

最終除了市中心的寸土之地,其他地方再也沒有見到過所謂的光汙染。

石油耗盡,煤炭耗盡,天然氣耗盡。那些曾經被拋棄過的能源再一次踏上了曆史的舞台。燭光晚餐不在代表浪漫的情調,它代表的隻有權力和奢侈。

白夜明在後來的投點中走到過這一步很多次。

很多次,多到他看不到一絲的轉機,甚至一度認為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那些在五十萬年的節點前發明了可控核聚變的文明還好,還可以在部分區域延續大都會的風光,隻是多了些賽伯朋克式的落魄。

而那些沒有搞出來的文明,除了挨近裂變電站的城市,其他地方已經退化到比開局的時候還要荒蕪。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一個人習慣了電,習慣了互聯網,習慣了科技帶來的便捷。

他這輩子也就沒有辦法擺脫它了。他們會離開沒有電的城市。會像是飛蛾一般,被夜間的大陸上的霓虹燈所吸引,不顧一切地撲擊過去。

白夜明見到過的最持久的文明,是在消耗完化石能源之前,發明了小型化可控核聚變。

這意味著,他們理論上能從海洋中拿到的核能,要比此前所有試煉的所有文明消耗掉的能量加到一起還要多。

但是他們還是在80萬年的時候節點毀滅了。

傳統能源的消失,並沒有給他們敲響警鍾。正相反,一二十年之後,就被整個社會完全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