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李世民奄奄一息的模樣,渝清故意上前悄聲與他:“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我為何敢如此肆無忌憚而又堂而皇之的進到唐宮,敢站在你麵前而絲毫不擔心會有人闖進來救你。正如方才武才人所的,你的好兒子李治已經將這含風殿周圍所有的侍衛都調走了,你的妃嬪皇子公主們可都不知道你今晚之後就會變成文皇帝了。”
到文皇帝,渝清隻覺得很是可笑。
按理這皇帝的諡號都是駕崩之後由嗣君尊的,隻不過李世民心裏的那點九九她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李世民給他的皇後的諡號是“文德”二字,而滿朝大臣的諡號有諸如“文貞”“文昭”“文獻”等一眾字;這暗含的意思簡直是太明顯了!既然皇後和臣公們都以文字為諡號,他這個君王百年之後理所應當的追諡為文皇帝。
他的這點心思,在臨終前就這樣被無情的戳穿了。
看著李世民的臉色又紅又白,渝清繼續道:“不過,宮中侍衛突然調動若讓人看到難免引起疑心,如若再傳到宮外……你猜你最信任的好兒子吳王和愛女高陽公主會不會帶兵進宮來解救你呢?到時候就,太子李治與叛賊裏應外合意圖謀害君父,吳王李恪入宮救駕,誅殺亂臣賊子。你,這個法是不是也很不錯。”
在一旁聽著的鄭寧兒已經目瞪口呆了,在原本的計劃中可沒有吳王救駕這一出;不過轉念一想,她想到渝清應該就是故意這樣為了氣李世民的。
李世民果然被渝清這話再一次氣得喘不過氣,但卻出乎意料的想要為自己辯解一二:“渝清,如果當時你是我,你也會這樣做的;自古以來皇位之爭都是你死我活,勝者王侯敗者寇,如果我不這麼做的話,那麼死的人就是我。你若要怪,便怪你祖父,我們都是被逼的,我們沒有任何辦法隻能成為成為平衡朝局的棋子。”
“在高祖皇帝病重之際,我曾經去與他見過一麵。你以為我不恨他嗎?我恨你們每一個人!”渝清幾乎是歇斯底裏的道,出來之後就覺得好受很多了。
李世民的都是事實,從一開始他們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李淵的製衡,但是他們無可奈何的被成為帝王的棋子,被驅趕上了角逐場。
可是就算明白這些都是李淵造成的局麵,渝清也不可能就減少對李世民的恨意。
一場沒有退路隻能你死我活的鬥爭,其實誰都並非罪孽深重,隻是成王敗寇罷了。
渝清噙著淚笑了:“李世民,隻要你死了,這恩怨也就結束了;以後就看老願不願意放過你了。”
“很多年了,朕也總是會夢見以前的事情,夢見從到大的事。你可知我從來都不想這樣的,隻是這世間向來都是不由人願;如若我們從來未曾來過長安,就好了。”李世民伸出手試圖拉住渝清,渝清也任由他握住了自己的下裳:“我也希望,從來沒有來過長安,你還是我的二叔叔······”
每一個人都希翼著有如果,隻不過這個世界上卻從來都不會有如果了。
渝清還記得,年幼時叔叔們待她都是很好的,那時候叔叔們都還年少,也曾帶著她去走街過巷玩鬧。隻不過那都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是她再也記不清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