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蘇家綢緞鋪(1 / 3)

第三章蘇家綢緞鋪

趙誦覺得若想讓人信服,光是靠一張嘴以及一雙鞋子還是不夠,所以他打算多花點工夫在鞋子上。

是以回來之後,趙誦問王安要了一支筆以及幾張紙。

畫完之後,趙誦不是很滿意,他不習慣用毛筆作畫,隻要一下筆,墨水就朝四麵鋪開了,那紙上也變得烏漆嘛黑一片,好像孩子作畫又好像鬼畫符一般。

於是他靈機一動,去灶間取了一些黑炭,還是用黑炭趁手些,在幾次三番下,終於完工,不過卻也隻是畫了個輪廓而已。

雖學過剖麵以及d,但他的畫工並不好,如今躍然紙上,已經很生動、很形象了。

不過趙誦也不打算修改了,他已經盡力了,誰讓他學藝不精呢。

更何況他沒有鉛筆,而且鞋子的有些材料他真的弄不來,比如橡膠、聚酯纖維等有些東西涉及化工範疇,很多都是人工合成的。

趙誦畫完之後,看了看手表上的時間。

已經是十二點二十五分了。

趙誦來不及收拾便立即躺下,很快沉沉睡去。

次日趙誦起身正推開屋門,一個東西突然就掉了進來,拿起來一看,居然是一封信箋。

趙誦摸著信箋,那信箋上空白無字,不知寄信人是誰,既然在他這裏,趙誦也就當即開啟一看,隻見信箋的開頭便是:趙大哥親啟這幾個字。

那信皆是用古文所寫,可見這王安骨子裏的文人氣息了,趙誦翻譯過來,大概之意也就是,“趙大哥我走了,鋪子我賣了,但這間房子我沒賣,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吧,順便還給你留了一部分的錢,還有賣房剩下的錢我都交給趙叔的兒子了至於趙大哥的身份也已經安排好了,靈隱寺的一個雲遊僧人,隻是希望趙大哥莫怪!”

“”靈隱寺的僧人,趙誦對這個身份很是感冒,不過他想不通文文弱弱的王安是怎麼弄的,難道是賣房之後通融人家的麼。

不過好歹也有個身份,趙誦想著日後一定要去靈隱寺還俗。

但此時趙誦沒想這些,他隻是好奇這王安發了什麼瘋,更不清楚此刻王安已在了投軍大營內,如果知道了他一定要去阻止,可惜王安並沒有告知趙誦這一切,平白無故就丟下一封信箋消失了。

這下子趙誦想去追都不可能了,而趙誦要出外地,必須要官府發放的憑由,不過眼下他一個僧人身份,官方給僧人的則是文牒。

雖此時南方還很穩定,戰亂很少波及,但趙誦覺得待在臨安還是安全一點。

趙誦又按王安所,來到了他的房間,起開一塊磚頭,隻見地下埋了一口陳年老壇子,那老壇已落了不少灰塵,解開壇口封泥,卻見壇內堆滿了銅錢,那些銅錢都用繩子串著,整整齊齊地碼放著。

一串就是一貫錢。

趙誦數了數大概有十貫!

宋製:一貫約等於1兩白銀,約等於人民幣600元,十貫約等於人民幣6000元,宋1石約等於118斤,也就是一貫能買590斤糧食。

這十貫卻對趙誦來相當於一筆巨款了。

降巨資,趙誦有些歡欣,但那是王安的,趙誦有些不安。

不過萍水相逢,王安居然如此對待一個陌生人。

趙誦又總覺得虧欠對方,人走了,住的是他的地方,用的都是對方的。

趙誦對發誓:“王安,贈銀之情,無以為報,日後我趙某發達了必定千倍百倍奉還。”

趙誦隨即隻取了一些,將雙發簽字立下的字據存入壇子,又當即封存壇子,起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