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來人可是黃道婆?(1 / 2)

二月初,王二狗終於從嘉定縣回來了,這次回來,帶了三四麻袋的白疊子,然後讓人搬到陵鋪內。

趙誦見王二狗帶了這麼多白疊子,道:“都是從嘉定縣來的?”

王二狗興奮道:“趙東家,不隻嘉定縣,還有華亭縣的,還有從其他周邊幾個縣收來的,當地老百姓叫它棉花。”

“哦?”趙誦一聽有些驚訝,王二狗這麼,那不意味著白疊子已經種植開去了麼,不過眼下整個大宋應該還沒有普及開去,要等全國推廣那是明太祖的功勞。

也就是白疊子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

王二狗接著又讓夥計拿了一條棉毯,然後展開來給趙誦看。

趙誦看到這一條棉毯,長度大概二米半,寬度大概是一米半。

趙誦自然清楚這是一條棉毯,王二狗以為趙誦沒有見過,便滔滔不絕地解釋起來。

“東家,你看這棉布,它又長又寬,你看這白疊子,又大又圓,比麻布還很耐用啊,那些百姓下地的時候,穿的都是用這種布做成的衣裳。”

趙誦看了這棉布,然後扯了扯,試了試牢度,很是滿足道:“這布很好,很結實。”

王二狗接著道:“東家,還有一件事,這次我還帶了一人過來。”王二狗的時候試探性看了趙誦一眼,生怕趙誦不會答應,畢竟這是他擅作主張。

出乎意料的是趙誦沒有任何怪罪。

“哦,是嗎?那就見見吧。”

“東家,此女精通紡紗織布,而且也會種植、剝籽,所以我就帶來了。隻是此女身世有些淒慘,還希望東家垂憐,賞她一口飯吃。”

“二狗,你知道我的為人,我像是那種人麼?你跟她,隻要給我做事,我不僅會賞一口飯吃,而且還有額外的報酬。”

王二狗一聽,胸脯一抬,忙謝了恩惠,便知此事成了。

王二狗走了出去,不多時,身後便來了一名少女。

那少女十四歲,穿的衣服洗得很白,可見家裏條件並不好,少女的五官也有些黑黝黝的,臉上還有些雀斑,身子瘦,身材並不高,看上去有些營養不良。

少女見到趙誦,聽之前恩人講過趙誦的事情,忙拱手:“巧兒見過東家,多謝東家收留奴家。”

王二狗便道:“這就是巧兒了,巧兒姓黃,華亭縣人士,是我去華亭縣的路上看到的。”

趙誦點點頭,並沒有問巧兒的身世,反而問巧兒,“巧兒姑娘,你們那兒可都種了這些白疊子。”

黃巧兒道:“是的,打我記事起,烏泥涇八千畝這個地方就開始種白疊子了,的時候,我便和鄉親們一起開始剝籽,隻是那籽要一顆一顆用手剝,然後再把那絮子紡成紗,最後再紡成布的,而且白疊子這種布,厚實柔軟、經久耐用,像我們村種田下地的都穿這種。”

黃巧兒的時候,趙誦一直很認真聽她講著,也就是從種植到織布,那些人都已經掌握了,隻是聽巧兒要一顆一顆剝棉花籽,隻是這樣實在是太麻煩了,但趙誦還是不確定,問道:“巧兒姑娘,去籽都是用手工的麼?”

黃巧兒點點頭,“是的,那些棉花籽要一顆一顆用手工剝,剝的時候,手都要起皮,弄不好手都要出血!”

趙誦確定連黃巧兒也沒有辦法,那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我知道怎麼剝了?”

趙誦知道有一種剝籽機,叫軋花機,這軋花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台剝籽機,而且還是黃道婆發明的,在《世界科學技術通史》裏麵就介紹過這個,而且在電子書裏麵還存了關於軋花機的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