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鹽商帝國與武器帝國(1 / 2)

次日一早,趙誦同李懷恩一道,送了桃娘、芳姑她們出了外城,然後返回城內。

宋代十日一休,也就是旬假。

趙誦今日正好休假,聽李懷恩,壽老已經製成了黑火藥,便想去看看。

而且他也擔心,壽老那邊會出事情,那軍械可容不得馬虎。

於是趙誦便同李懷恩一同前去城北鹽橋。

剛到鹽橋,看到蘇婉、銀黃在碼頭上候著,身邊還跟著蘇三,似乎在朝著河道張望,可河道那邊並沒有什麼異樣。

趙誦立即去鹽橋碼頭,想知道蘇婉他們為何來這邊。

聽見腳步聲,蘇婉立即轉過頭,“趙大哥你怎麼來了?”

趙誦疑惑道:“婉兒,銀黃,蘇三,你們在這做什麼?”

“趙大哥忘了麼,我蘇家是皇商,手裏有鹽引,今來鹽橋,是有三艘鹽船從錢塘江運來,在鹽橋關口檢查,檢查放行後再送往北方的。”

趙誦想起南宋時期,宋廷推行的是鈔引製,其中茶、鹽、礬等物的生產運銷由宋廷管製,宋廷發給特許商人支領和運銷這類產品的證券,名茶引、鹽引、礬引,統稱“鈔引”。

蘇婉手上拿著的是鹽引,而且是長引!不是短引。

長引銷外路,短引銷本路。

大宋朝廷嚴格批繳手續以及繳銷期限。

長引1年,短引1季。

限定運銷數量和價格。

趙誦沒想到蘇家的生意都做到了鹽上去了,心裏很是佩服。

蘇婉著,沒有看著趙誦,而是視線注視遠方,隻見這個時候,三艘滿載鹽的船隻從南邊方向緩緩過來,快到鹽橋之時,船上的水手立即將船隻停靠在鹽橋碼頭。

“娘子,到了。”銀黃道。

蘇婉便將手中鹽引遞給一旁吏。

那吏見是長引,然後派了差役上船,一番檢查之後,差役隻道沒問題之後。

吏一聲“放斜,之後三艘運鹽河船才開始起航。

蘇婉這才放下心,看著三艘運鹽船緩緩離開,航行在運河上,朝北而去。

目送三艘運鹽船消失在遠處之後,蘇婉才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到趙誦身邊。

看到趙誦一臉吃驚的看著自己,蘇婉道:“木頭腦袋,你這樣看著我幹嘛,我臉上有花麼?”

趙誦尬笑,“呃......沒......沒什麼......隻是覺得俺家媳婦實在是太能幹了......”

蘇婉笑道:“誰是你家媳婦,俺可沒有嫁給你!”

趙誦聽了笑了起來,“可是有婚書為證!”

“且——”蘇婉道。

趙誦接著問蘇婉,“這些鹽是從哪裏來的?”

蘇婉如實道:“之前有十艘海船,都從遞角場(雷州)運來,半路在泉州下了五艘,一艘去了明州,還有一艘越了紹興府,到臨安府的時候又下了兩艘,剩下的改裝了河船,剩了這麼一艘海船,滿打滿算隻能裝三艘了,打算越湖州府去。”

“湖州府?”趙誦問道:“為何不從華亭縣運?那離湖州府比較近,而且從成本上算的話,鹽也便宜。”

蘇婉點點頭,但隨即道:“華亭縣基本上那兒的鹽都越北方去了,雖然兩國戰亂不斷,但榷場那邊還是通的,但華亭縣今年的鹽不多,基本上都北運了,所以此番從遞角場那邊運來。這些都是爹爹的考慮,還有泉州那邊的鹽業被蒲家壟斷了,我蘇家這才想辦法從雷州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