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當日正式開課。
蘇婉回去後,去請了張令賢出山,張令賢沒想到有生之年還會成為一名先生,教授繪畫課程。
張令賢直接就接受了,第二一早就去了學堂,教習繪畫。
張令賢沒想到在這些學生中,李夢年還是有繪畫賦的,雖然李夢年沉默寡言,但一絲不苟、認真聽講,後來張令賢就收了他為入室弟子,至於其他學生,繪畫隻是一門選修課程。
那名叫孫虎的朋友在課後,見到了千金樓的黃師傅,在課餘的時候就開始向黃師傅請教廚藝。
黃師傅就慢慢將他的廚藝教給了這個頑皮可愛的孫虎。
孫虎雖然看似馬馬虎虎的,但對學習廚藝還是很認真的。
石廣在課餘的時候,則跟著李青李掌櫃去蘇家鋪子學習。
課餘之後,李俊彥和江煥之二人則拿著一本《宋刑統》學習,然後開始了背耍
至於其他孩子也都開始各自的學習生涯。
當然學堂能有這樣可觀的情況,還得得力於趙家經濟實力雄厚。
但是趙誦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土地兼並問題。
南宋初,因為靖康之變的波及,從北方到南方,全陷入戰爭中,百姓流離失所、耕地破壞、田地荒蕪,很多田地都成為了無主之地。
而宋高宗、秦檜等皇族、官僚統治集團卻以這種形式,大肆掠奪土地,霸占了大批良田,成為官田。
從南宋初年宋高宗到末年,土地兼並愈演愈烈,到宋理宗趙昀時已達到高潮,此時自耕農至地主,日益貧困,社會兩極分化更為激烈,佃農迅猛增多。
南宋土地兼並的嚴重情況,遠遠超過了北宋。
而南宋商品經濟發達,商人也轉化為土地的經營者。
趙家、蘇家兩家也是得利者。
二十年間,趙蘇兩家,以臨安府為中心,圍繞臨安府,餘杭縣、蕭山縣、富陽縣,分散到湖州府四周、紹興府、慶元府、婺州府、嚴州府、處州府等,幾乎遍布兩浙東路、兩浙西路。
除此外,以泉州路輻射開去,那是趙竑二十多年的經營,海上的海盜則成為了他的助力。
這是趙誦預想不到的,這還等多虧趙誦的母親。
不過趙蘇兩家下的佃戶,生活要比其他官僚、商人下佃戶的生活好多了。
趙蘇兩家遍及大宋國內的商業,以及遠達南洋的商貿,倒是支撐起了不少佃戶的生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些佃戶則加入了趙蘇兩家的商業體係中,成為了商人集團。
除此外,還吸收了部分北方流民,在兩家購買的田地中耕種。
不過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生子不舉的情景還時常縈繞在趙誦的心頭。
南宋末年人口的下降也跟土地兼並大有關係。
土地兼並帶來的後患,使得大批百姓變成了無地民眾,成為佃戶。
土地兼並是社會矛盾,如果百姓沒有田地,未來整個社會階層都將崩潰。
除非趙誦用一種手段。
將皇族、貴族、勳貴、官僚、寺廟、商人手中的田地都大部分給百姓。
然而這樣的情況,要經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實現。
需要很漫長的改革。
而且改革者還不會將自己給拖累進去。
趙誦想了想,他要做還很多。
......
四月中旬,趙誦終於等來了餘杭縣蘇家別院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