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澎湖發展計(1 / 2)

這座島的麵積還算大,島形狹長,島嶼周圍還有礁石,在島的周圍,還分布其餘六十三座島。

一共有六十四座島嶼。

島嶼分南島和北島。

這裏的山也不算高,最多四五十米的樣子。

白對這裏的一切很好奇,她已經跑遠了,跑到了一座型水庫旁邊。

“白,不要瞎跑。”劉四五看到在遠處還有一個型的水庫,他跟著白跑了起來。

別看夏白才六歲,這兩條藕腿一跑起來,就跟一條狼似的,滑溜地很。

劉四五跟了上去,氣喘籲籲的,還好孩子隻是看看那水,沒有跳進水裏去遊泳。

“四五叔叔,你看這池子好大啊,比剛才那些池子還大,跟個湖似的。”

不過劉四五也是奇怪,在這個島上居然還有這麼大的一個蓄水的水塘,劉四五雙手掬起一把水來,嚐了一口,淡的,這水不是海水。

在大池子的一旁,還立著一塊石碑。

“大嶼山平湖池,生人勿泳。”

劉四五不認識字。

白也不認識上麵的字。

白很是新鮮,然後就跑到島上的一座廟宇前麵,這座廟是石牆紅瓦,在藍白雲下顯得很壯麗。

進了廟,白沒有見過廟裏麵的女菩薩,不是女觀音。

“四五叔叔,這是什麼菩薩?”白懵懂問道。

“這是媽祖。”劉四五知道這是福州路、泉州路、漳州這沿海一帶的信仰,隻要漁民出海,就會拜祭媽祖。寶佑四年(1256年),當今官家還封媽祖為“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

劉四五沒想到在這島上居然也有媽祖廟。

白不懂,劉四五就和白了起來。

白道:“媽祖娘娘真厲害。”然後與劉四五一起虔誠一拜。

白跑累了,就在劉四五的懷裏躺著睡去。

“孩子交給俺們吧。”老實巴交的夏吉上來了。

劉四五把孩子交給夏吉,然後問:“夏太公去哪裏了?”

“夏吉他爹一下了船,就去編草鞋去了,這氣很熱,穿布鞋不頂用,要給俺們編一雙草鞋穿,等再過一段時日,草鞋就編好了。”

劉四五道:“夏太公真仗義。”

幾個原本在北方種地的百姓道:“四五,俺們看這裏不適合種地吧,到處都是大石子,樹都不多,長得都是一些荒草。”

劉四五看他們的神色,知道他們的擔心,他道:“這裏確實不能種地,你看這島上都是荒地,簡直是寸草不生,不過要等些日子,去了毗舍那邊,就有地分了,到時候領了種子就可以種地了。”

“四五這麼,俺們就放心了。俺們是莊稼漢,隻能種種地了,隻是這段日子,不知道要做些什麼?”

劉四五知道他們的意思,他道:“幫漁民曬曬魚幹,然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個俺們懂的。”

這些百姓就在當地暫時生活了下來,他們不會打漁,就幫漁民幹活,將打上來的魚都剖開肚子,然後攤在石頭上曬幹,或者坐船去附近的島嶼幫漁民們喂喂山羊。

這些百姓隻感覺他們過得日子比較閑暇安逸,都有些忘記他們南下的意圖了。

澎湖諸島這邊的氣候比北方要熱一些,而且雖然在海上,但這邊降水算是少的。

所以經過半個太陽的炙烤之後,魚就差不多脫幹水分了。

劉四五問起這些漁民。

隻知道他們是在淳佑年間(1241年-1252年,是宋理宗趙昀的第五個年號),從福州、泉州來這裏定居的,後來幸虧泉州的趙東家(趙竑),他們才能在島上僑居下來,他們大多以耕漁為業,或者放牧,散放一些山羊,在海上捕魚,也多虧了李源的守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