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淡水河上升起,灑落了晨曦,沿河邊上,早已升了炊煙,晨風微微吹拂,百姓們正在埋鍋造飯鄭
用完早飯,百姓們開始忙活起來,他們分做不同事。
其中祝況之負責的有八千人,開始修築堤堰。
祝況之看著百姓們修建堤壩的時候,把石塊裝在竹籠裏,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樁。
修築堤壩的同時,他們在堤壩與支流的入河口設置鬥門,這鬥門是為了將來,引泊水灌溉。
堤壩另一邊,淡水河靠近盆地的一側,一千人正在港口開始新建鄭
淡水河這邊的地裏位置非常優越,建立港口不僅僅為了停泊船隻,也是方便用於裝卸貨,與基隆港口的性質一樣,修建港口的同時,也在這裏興建起船塢廠、榷場交易市場。
與宋、蒙古的榷場不同,這裏並不屬於宋國的管轄,所以的榷場交易市場收入都是歸趙竑旗下的商號所有,也是為了將來番客或者其他國家的船隻來淡水這邊的港口榷場,可以從中抽取稅收。
除此外,百姓們也在修建道路,這些道路直接通向盆地的城池中心。
......
盆地靠近淡水河岸邊的一側,一大片荒蕪之地都被開墾了出來。
這些田地被分割成無數塊,然後將來在這裏會種一些蔬菜之類的。
因為這裏是盆地,除了開出來的地外,還有不少的沼澤、低地、河湖淤灘等,所以土人與百姓們開始圍堤築壩,隻見他們築了不少的竹籠,在竹籠填了不少的石頭,一隻一隻的竹籠被放置在淺水邊上,然後田圍在中間,又運了不少的土,填在圍成的竹籠內圈,把水擋在堤外。
這些是圩田,等明年開始他們就要在圩田裏麵種植水稻了。
遠處的房屋邊上,還有的百姓則在漚肥。
因為有七萬多人,所以建了不少的茅廁來進行漚肥。
這些肥料要經過漚肥之後,才能施在田野裏。
對百姓來“用糞如用藥”,肥料用的多,收獲的也就多。
除了用糞,他們也將雜草、灌木叢等燒成草木灰,然後堆積在田野上,便於施肥用。
此時平野上,土人正與老百姓正在翻土,翻開的泥土中飄出一股股泥土的原始味道,接著他們開始將燒好的草木灰拋灑在原野上,他們要開始進行冬季施肥。
這塊田地適合種植一些蔬菜,因為是新開地,土壤有些厚、黑,很是肥沃。
施完肥後,就開始種下適合冬季所需的蔬菜種子。
這些蔬菜種子是從宋國境內來的,通過各商號采購的。
有來自於兩浙路的臨安府的苔心、矮黃、大白頭、白頭等種子,有來自江南東路徽州的蘆菔、百合、芋、牛蒡等,還有福建路的福州、泉州路的泉州等地的菘、芥、萊菔、烏葵、白豆、萵苣。
他們篩選了適合這個季節種植的種子。
施完肥料後,他們要開始澆水。
水渠邊上,百姓踩著龍骨翻車,翻車帶上來的水被引入水渠中,連接水渠不遠處的有大大的蓄水池子。
百姓們從池子裏挑著水,然後開始給種下去的蔬菜種子澆水。
這邊的氣溫要比兩淮那邊高出很多,即便在冬季,也很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