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趙家與蒲家的較量(1 / 2)

孫公亮望著趙竑遠去的海船,喃喃道:“希望主公能鏟除蒲家的力量,這樣我孫家的投效才有用。”

孫公亮想著,轉身就去了船艙,繼續研究他的盔甲去了。

孫拱看見孫公亮回了船艙立即道:“爹爹,這套布麵甲主公是打算大範圍使用麼?”

孫公亮見孫拱研究的很是仔細道:“是的,布麵甲主要用於士兵中,主將還是用兜鍪,山文甲類似這種的。”

孫拱狐疑道:“這樣也行?”

“主公現在正在大力推廣棉花種植中,而布麵甲的大部分材料都來自於這種棉花紡織的布匹,推行布麵甲主要是節省出大量的軍費。”

孫拱這才知道孫公亮的意思,繼續低頭研究鄭

船艙外,此時海一色間,太陽從海平麵上升起,泛下微微的金色光芒。

平靜的海麵上,船帆升起,在海中乘風破浪般的往東而去。

南下的趙竑船隊中,有要去泉州的趙竑。

還有趙竑麾下的其他商隊,這些商隊要去更遠的南洋諸國,將高麗、大宋以及蒙古的貨物全販去南洋,換取其他貨物或礦石。

船上掛了趙竑麾下各家商號的旗號。

趙竑朝著泉州的方向望去,也不知趙清源他們安排的怎麼樣了。

此番趙竑的船都是新船,都是從各處商號新造的船隻。

其中大部分都是海船,采用的是水密艙的技術。

而且在船上都安置了火炮,其實在北宋末的時候,這火炮就應運而生,嶽飛收複襄陽之是就曾用上火炮。

如今又經過趙誦的改裝和完善之後,威力應該要比以前的還要大。

這些火炮都是鐵質的,被趙誦稱呼為紅衣大炮,是因為在炮管上係上了紅色的布條,看上去特別的喜慶,但實際上是那麼的危險。

不過這次搬上船的隻有三套。

因為製造這個需要大量的鐵礦石,而且朝廷雖然讓私人開采鐵礦,但對鐵礦石的流通十分嚴厲。

趙竑看著這三套紅衣大炮,期望能在一戰中發揮重要的用途。

這些長炮管,很厚很厚的管壁,而且那個炮口的口徑也是很大,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看上去就特別的敦實,就好像是一個大胖子一樣,穩固在立在海船上的窗口位置,這些窗口是專門為了設置紅衣大炮而設置的。

除了紅衣大炮之外,趙竑還帶了不少的震雷、霹靂彈、火藥鞭箭、火箭、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蒺藜火球、鐵嘴火鷂、竹火鷂等熱火器。

他們的船隻繼續南下,朝著泉州進發。

......

正月初七日,泉州城海港碼頭上,泊位塞的滿滿的。各路生意人都前來這裏采購各國的船隊運來的各種商品,人流、貨物、錢財,讓這座城市充滿了活力。

因又正值開慶年正月,此時的碼頭上停靠著不少的船隻,船上掛著不同商號,其中有許多船隻都是趙家的海船。

還有一些則是蒲家的。

眾所周知,在泉州南外宗趙家的船隻最多,其次就是蒲家的。

碼頭上工人們正在搬運貨,他們熱火朝的忙著,官吏們也派了人去船上查看這些貨物,進行抽解抽分。

大宋臨安行在朝廷將市舶司設置在此處,而且設了抽解、禁榷、合買。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市舶司之下進行規範,而南外宗當時也是可以進行還貿,這一點是朝廷對泉州南外宗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