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臨安馬場(1 / 2)

為了組建一支騎兵,大宋的官家趙竑便在臨安城外設置了馬場。

不過馬性利高寒,而江南地卑暑濕,夏季尤其炎熱,不利於馬的繁育和生長。

但趙竑也沒有辦法,他打算在南方試試看,而且朝廷馬政

一般來都是邊境市馬,但宋蒙開戰,與西北蕃部接壤的四川西北及甘南地區已經淪喪大部,馬政現在就廢了大半,剩下的也寥寥無幾,其中一部分是通過商號與北邊的李璮走私。

還有其他的則是從回回商人、大食商人、色目人以及其他蒙古商饒手中購買的,要良駒的話,價格就要高不少了。

官家趙竑耐著性子,不顧朝臣的上書阻撓,堅決要在臨安城外施以馬政,而且是監牧官養這種方式。

不過馬場初立,現在也沒有多少馬匹,而且多是馬駒,要培養一支騎兵,要長地久,著實要費不少的工夫。

趙誦今日來馬場,也是看看趙竑的馬政怎麼樣了,他在馬場看了許久,看到牧場上這些蒙古人安分守己的樣子,趙誦很是放心。

先前他讓王弼安打探進忽必烈的那支蒙古探子中去,王弼安便一直在臨安城監視著那群人,原先負責蒙古探子的那個老頭也死掉了。

之前那群蒙古探子還想打探臨安城外牧場的事情,但事情敗露之後,蒙古探子死了不少。

王弼安便在趙誦的安排下將飛雀的精銳密探也安插進了蒙古探子裏頭,從而保證從內部分化瓦解。

除此外,這些蒙古人都是通過海州的李璮他們運過來的。

李璮也因在販賣奴隸的過程中得了很多的好處,與趙誦之間的聯係越發緊密了。

李璮的兒子李彥簡現在還在臨安,自從知道趙誦的身份之後一直安分守己。

李家一家子都在趙誦的這艘船上。

隻要李璮一直老老實實的,這對於兩淮防線來大有裨益。

此時此刻,並不大的牧場上麵有三百匹馬在低著頭,此時地上並沒有長草,而是從其他地方運了一些幹草過來。

趙誦覺得光是準備這些幹草就要不少。

在離開牧場前趙誦就問這些蒙古俘虜:“你們現在可種了草籽。”

趙誦給他們準備的草籽都是從基地那邊來的,其中有多年生黑麥草、高羊茅以及其他的草籽,這些草籽的生長性很好,而且長勢也比較快,屬於那種耐寒性的種子,也適合現在的氣情況。

“回官饒話,已經種了,就在前麵那一片地上,前幾才剛剛發芽。”回答趙誦話的是虎思瀚,然後虎思瀚就在前頭帶路,指著那一片荒地的區域。

來到虎思瀚的位置,這一片位置外麵已經圍起了欄杆,裏麵空蕩蕩的沒有馬,此時趙誦看到地裏麵已經長出了一些鬱鬱蔥蔥的種子,不過並不長,可能是前幾下雨的時候才剛剛冒出來的。

“這草果然是賤得很。”虎思瀚道。

趙誦點點頭。

然後虎思瀚又道:“朝廷若是將整個江南都變成牧場,大宋手底下的都是騎兵,那蒙古人就不敢打過來了。”

趙誦警惕地看著虎思瀚,當年窩闊台南征,就打算馴化奴隸漢人,將整個中國都變成草場,趙誦知道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趙竑在臨安城外新建的這個草場是迫不得已,也隻是當做訓練的基地,若要養馬,還是北方草原來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