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誦正與文天祥、陸秀夫、陸傳義等人在鄂州城防上巡視的時候,張大有急匆匆邁著步伐趕到城牆上,接著他將圖紙和信函、日誌等物品交到趙誦的手中,在趙誦的耳邊上悄悄說著。
趙誦聽了張大有說的神情有些震驚:“此事可是你們親眼所見。”
張大有一臉肯定的樣子道:“我們看過忽必烈的畫像,當時是小乙看到的,再加上各種情報推測之後,才確定被火燒著的人是忽必烈!”
“當時火如何?”
“燒了很長時間,後來被人運走了,之後韃子就沒有出兵。”
趙誦道:“不管怎樣,都是好事。”趙誦想著在這個時代燒傷若是處理不好,傷口就會感染,再加上這天氣有些熱,所以存活的可能性並不大,或許現在忽必烈已經死在了黃陂北大營了呢。
然後他對張大有說:“你們都是好樣的。”
張大有聽了麵色有些紅潤,接著就下去了。
趙誦留文天祥他們繼續在鄂州城防上,他則拿著這些去了鄂州府衙。
吳潛正在府衙內查看周圍的軍情,早上的時候他看到嶽州那邊的情報,先前拔突兒的水軍已經到了嶽州,羅大虎率領水軍已經和他打了一仗,拔突兒大敗,被羅大虎俘虜,此刻已在押送回鄂州的途中,可喜的是宋軍將長江上遊的蒙古水軍已盡數消滅了,所以現在他們要麵對的隻是從嶽州到黃州一帶的蒙古軍隊。
接著他又收到羅大虎正率水軍從嶽州出發,揮師鄂州的軍報,而向士壁則還在洞庭湖收拾殘餘的韃子士兵。
吳潛正打算起身出去將消息告訴給趙誦的時候,忽然就見到趙誦來了府衙,手裏頭還帶著一些東西,腳步也是匆匆,似乎有要事要說。
趙誦一見到吳潛就說:“左相公,這是蒙古人的軍陣圖。”
“哦?”
吳潛有些好奇,因為曆朝曆代朝廷打仗前皇帝就有禦製陣圖派給統軍將領,但這種禦製陣圖一般來說也是武將所排斥的。據說當年宋遼滿城之戰中,趙延進冒著違詔改陣的罪名,將按圖布成、兵力分散的八陣,變為了兩陣,避免了被遼軍鐵騎圍殲的慘劇。
現在因戰況激烈,戰線過長加上蒙古軍從三麵攻宋,所以朝廷一時間也拿不出一個妥善的辦法,再者吳潛認為如果嚴格按照陣圖來打仗反而會束手束腳,影響效率,還不如讓武將們按照實際情況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但聽趙誦說拿到蒙古人的軍陣圖,吳潛先是覺得一驚,而是釋然,因為他聽趙誦說起過派親衛去黃陂城的事情,莫非這些都是親衛帶來的。
“這就是韃子的軍陣圖麼?”趙誦將陣圖以及軍報日誌全都拿給吳潛看了起來。
吳潛看了起來,黃陂的軍報他之前已經收到了,黃陂駐軍擊退了韃子,暫時守住了城池,呂文德甚至還用讚美(吹牛)的詞彙稱讚了他們黑炭軍在黃陂城的戰績。
吳潛心道現在隻要打勝仗就行了,其他的倒是其次。
至於蒙古人的軍陣圖,吳潛拿起來看的時候心情很是激動,因為像這麼清楚的軍陣圖已經很少見了,而且還是被蒙古人改良過的軍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