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自東向中發展(1 / 2)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屋外來了士兵,手裏頭拿著一張拜帖,那士兵道:“殿下,這是陳大掌櫃的拜帖。”

“哪個陳大掌櫃?”

“是臨安府陳家書籍鋪的掌櫃。”攫欝攫

趙誦拿來一看,見是陳續耘,問來人:“大掌櫃人可是在門外?”

“正是。”

陳續耘的突然到訪讓趙誦有些意外,畢竟他事先不清楚陳續耘會到鄂州來。

吳潛這時候離開了去後堂內去處理軍務去了。

陳續耘來了立馬拜見道:“見過太子殿下。”

趙誦驚訝看著陳續耘:“陳大掌櫃你怎麼來了鄂州?”

陳續耘就說起他來鄂州的意圖。

趙誦也就清楚了,原來陳續耘此番來鄂州是因為要在這裏開個書籍鋪,順便再開個印書坊。

這些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了,陳家書籍鋪的名號也打出去了,不過也僅限兩浙路與福建路一帶,其他地方甚至都沒聽說過陳家書籍鋪這個名號。

但陳續耘是個不滿足現狀之人,生意越做越大,難免希望賺的更多,再說還認識趙誦,說不定能借助趙誦的名號推廣書籍生意。

先前打聽到朝廷派了工匠來鄂州,他就知道朝廷將來會在此地經略。

就是衝著這份遠見,陳續耘來了,帶著他的大部分家產來了鄂州。

趙誦聽罷陳續耘說的,想給陳續耘一個強心劑,就道:“陳大掌櫃放心,將來鄂州必與臨安一樣商貿發達,商埠林立,陳家書籍鋪也會在鄂州紮下根基,讓更多的百姓能看到刊印之物。”

陳續耘則道:“這次來鄂州,我將陳家大部分家當全都搬過來了。”

趙誦驚訝道:“你全部家當都運來鄂州了?”

“是的,我不是沒有考慮過傾家蕩產的情況,但我知道我能有今日全靠了殿下,也許殿下以為我滿腦子都是錢。”陳續耘自嘲道。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大掌櫃牢記這點就行,隻要掙的不是昧良心的黑錢就可以了,而且能夠保證每年都向朝廷交些商稅!”

“這點請殿下放心!”

趙誦問陳續耘:“大掌櫃剛來這鄂州,覺得這裏怎樣?”

“我聽聞殿下已經將這些災民安置妥當了,現如今街上的市肆也全開了起來,日後這裏的繁華必能與臨安、泉州一樣。”

趙誦聽了點點頭。巘戅戅

陳續耘又見自己剛來鄂州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就先辭別了趙誦。

陳續耘走了之後就下去安頓書籍鋪的生意去了,趙誦則要去鄂州城南寶物閣見一位故人。

到了寶物閣之後,趙誦就見到了此人。此人名叫安東野,是一介商人,今年快五十了,是趙竑手底下眾多商號的一個掌櫃。

安東野祖上是金人,世代生活在東北一帶,後來金亡之後就卸甲渡江來了南方,之後就被招攬到趙竑的麾下。

“安先生好久不見了。”

安東野見到趙誦於是拱手道:“安某見過殿下。”

“安先生之前曾來過鄂州,可覺得這鄂州有什麼變化?”

“上一次來鄂州,不過是來販貨的,這一次來鄂州是官家的旨意,安某覺得這次來鄂州,發現城牆要比以前高不少,街道也比之前寬了,屋舍也多了不少。”這是安東野第二次來鄂州發現這裏的變化,安東野覺得這次官家派他來是來對了。

“是的,我大宋若要對付韃子,就必須安置好百姓,讓耕者有其田,讓居者有其屋,也要讓南來北往的商販都來我大宋國內定居買賣,增加我大宋朝廷的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