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一家歡喜一家愁(1 / 2)

郝經的強悍令人無語,他這段時間一直都待在鄂州,每天被趙誦的士兵們看著,可以自由出入,除了一些特別重要的地方。

郝經在剛來鄂州的時候就看到不少的百姓來了鄂州,也從那些士兵的口中得知荊襄之地的百姓已經開始回遷的事情,他才知道當初他們南下為什麼看到荊襄之地千裏之內都沒有人煙的緣故了。

郝經想了想又覺得詫異,這麼多百姓回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他很快發現宋人處置的非常及時,沒有引起混亂。

郝經大風大浪什麼都經曆過了,饒是如此還是令他驚訝。

這個時候南來北往的船隻來到碼頭上,幫工們則拉著牛車驢車,將船上的貨物全都一齊拉到了城內,鄂州城內商鋪現在已經全都開了,從鬼市開始一直到夜市結束,鄂州都很熱鬧……這一切全都入了郝經的眼中。

郝經知道他暫時要待在宋國,待在鄂州城內,但總得做些什麼吧,於是每天一到了晚上就回到安置自己的住所,開始記錄在鄂州的生活所見,他將這些全寫在信箋紙上,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北方將這些記錄全帶給宗王忽必烈。

此時的他遙望北方,希望能從宋人的口中聽到宋軍失敗的消息。

消息從士兵口中傳到了趙誦、吳潛、文天祥他們的耳中。

“這郝經是想幹嘛?”

“郝經是想將來離開鄂州後,將鄂州的所見所聞全都彙報給忽必烈。”

血液沸騰的陸傳義建議道:“殿下,請將郝經關押起來,或者將他斬了!”

趙誦搖搖頭:“郝經是一介大儒,而且名聲俱佳,殺了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且讓他在這裏待著,他有什麼需要盡量滿足,而士兵也要寸步不離地跟著,有事情立即彙報我。”

“殿下待他如此,可這郝經……我感覺…….”

“人家本來就是忽必烈的人,又怎麼會輕易投效我們!”

“殿下,郝經將來是敵是友還未知。”

趙誦道:“我大宋將來若要並吞天下,就得四海一心,天下歸心。”

在郝經被羈押在鄂州的這段時間,隔岸漢江那邊,也來了不少的百姓,他們要在鄂州城北麵擴張兩座縣城,分別是漢陽與漢口鎮。之前這兩鎮就是漢陽軍駐守之地,此時要擴充兩鎮,也是為了拱衛與防守鄂州。

江麵上已經填滿了船隻,方淮真指揮他手下的士兵去往北麵的漢口。

一下了碼頭方淮真就對他手底下的那些士兵道:“直娘賊的,雖然我們沒有遇到韃子,但要將殺敵的力氣用在了開墾上,將來等我們吃飽了就有力氣對付韃子了。”

方淮真手下的這群漢子全出身荊襄,他們的祖上都曾遭受過韃子的侵略,所以對韃子甚是痛恨,聽了方淮真的話,皮膚黝黑的漢子們的臉上透著一股殺勁。

隔了兩三日,趙誦在見到士兵們的時候,就見漢陽軍這邊荒地不少,又靠近兩條大江,水源豐富,很適合種地,這些士兵也在方淮真的帶領下,在滿是荒地的鎮外圍開墾起來。

田壟一側有一條長長的溝渠貫通著漢江。

趙誦認為鄂州就如一架機器,而百姓就是這架機器的零部件,隻要零部件到位了,這架機器就能運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