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失眠了,原先他認為北上一帆風順,但沒想到此番北上卻要冒著巨大的風險,這段日子以來壞消息不斷,而好消息卻沒有,讓忽必烈愁容滿麵,看不出一絲勝利的曙光。
他不知道接下來的情況會如何,董文炳那邊會不會帶給他希望。
在雲霓的服侍下,一番**之後,忽必烈才漸漸睡了下去,忽必烈許久都沒有這麼肆意妄為了,疲憊讓他放鬆下來。
在其他的營帳內,也是燈火通明。等其他人走後,劉秉忠單獨與董文炳詳談,劉秉忠對董文炳囑咐道:“董將軍,此去必是危險重重,若是宋軍火力過猛,董將軍可要提前撤離,勿要上前苦戰!也不要重蹈覆轍了。”
董文炳並沒有顯露出一絲憂愁,雖然他知道此去大勝關或許有去無回,但為了忽必烈的安危,於是義無反顧地做了急先鋒。
董文炳對劉秉忠道:“聰書記勿要擔心,我知諸位擔心我董文炳的安危,但我什麼都不怕,即便前路凶險,隻有一線生機,我董文炳都會去做。”
劉秉忠再三提醒:“董將軍要小心大勝關的守將呂文煥,此人不顯山露水,卻比呂文德還要難對付。”
董文炳辭別劉秉忠,起身離開軍帳篷,發現外麵的雨水已經停了,不過地麵仍舊是一片泥濘,但看現在情況明天一早就可以出兵了。
董文炳喜憂參半,喜的是他用自己的兵力吸引宋軍的火力,給宗王忽必烈換取北上的時間;憂的是他的計策失敗了,辜負了忽必烈的賞識,再說他也要給董家的兩位兄弟報仇雪恨,不能讓他們白死。
他在夜空下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秋天的雨水混雜了冰冷的空氣令人的肺腑都有些寒冷,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然後起身回了自己的軍營。
營帳內的士兵隻知道董文炳軍帳內的燭火亮了一整個晚上,等天微微亮的時候,薄薄的霧氣籠罩在四野,地麵上雖還是一片泥濘,但可以走牲畜了,董文炳一出了營帳就披堅執銳,急匆匆來到校場。
士兵們埋鍋造飯之後也早早等候在校場上,望向他們的前鋒軍統領董文炳。
董文炳對他們道:“今日我打頭陣,諸位隨我攻大勝關!務必牽製宋軍主力。”
董文炳說完就見下麵的士兵稀稀拉拉、鬆鬆垮垮地站在校場上,一臉望過去精氣神全無,那一刻董文炳覺得心裏有股子說不出來的哀歎,若士兵都是如此,他們怎可執行任務?
董文炳惡狠狠地掃視這群士兵的臉龐,繼續道:“我們隻有過了大勝關才有機會北上,所以此番是南下的最後一戰,希望諸位拚盡全力一搏!”
董文炳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士兵們才漸漸地感覺到了危機,董文炳稍微看出了一絲生機來。
之後董文炳就帶著他的人馬先出發了,他們要在後天前趕到大勝關。
不久之後張柔帶著他的兵馬來了,等張柔一來,忽必烈才感覺有所依仗,於是下令全軍拔營,在出發的時候,忽必烈為早日北上,將大部分的輜重棄在大營帳,之後立即整軍出發一路浩浩蕩蕩北上。
當呂文德與賈似道軍來到忽必烈營帳的時候早就人去樓空,隻剩下滿地的輜重與一片狼藉。
呂文德在營帳附近搜尋了幾圈後對麾下諸將道:“敵軍應該撤走不遠,我等應該盡快北上援助大勝關,大勝關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