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見見世麵(1 / 2)

感謝時光對流沙的月票、訂閱,感謝荊楚蠻子的推薦票!

......

“非也,表麵上看似重農抑商,但實際上卻是鼓勵經商,十稅二,朝廷可以用這些稅收做更多事情,而商人也能享受到八成的利益,否則朝廷也不會在鄂州開市舶司,任用臨安行會的人了。”這時候趙誦來了,隨行的有吳潛、文天祥、陸秀夫等人,後麵還有不少人。

劉秉忠等人回過神來,才見到一個身材高大,魁梧茁壯且氣度不凡的年輕人站在身邊正笑吟吟地看著他們,年輕人的邊上還跟著四五個人,其中一人他們見過,正是宋國左相吳潛。

趙誦道:“諸位來自北方,定然有些水土不服,明朗適才趕來,已是怠慢了,還請諸位見諒,現在請上車!”

趙誦說完,劉秉忠就注意到在他們的身後還有很多駕驢車,驢車的邊上還有一支衛隊,衛隊人數大概在百人左右,他們的身高都差不多高,與趙誦一般高,想必應該是親衛了。更引人注目的是親衛的身上都穿著統一的服飾,服飾上還繡著飛禽走獸,在陽光照耀下這些飛禽走獸耀武揚威似的,仿佛活靈活現了起來,帶給人一種震懾的感覺。

劉秉忠在北方王廷的時候倒是見過這些衣服,而蒙古宗王衣衫上倒是繡著一些圖案,但是這支衛隊的衣服上的圖案要比蒙古人的還要誇張,更富有一種張力,而且更加威嚴,帶著一種正式感。

劉秉忠他們猜測這年輕人就是宋國的太子殿下了,於是紛紛行禮。

趙誦說道:“禮節就免了,諸位遠道而來,想必還未見過這鄂州城,今日我正好帶諸位逛一逛。”

劉秉忠此番來鄂州正有要事要與趙誦談,是關於俘虜的問題,畢竟此番蒙古人打了敗仗,他這麼做也是希望兩國能和平相處。

劉秉忠正欲要開口,邊上吳潛一見劉秉忠的神態就知道對方要說什麼了,他道:“殿下都說了,今日一切國事免談,諸位也是從北方來,正好見見這鄂州城的風土人情。”

劉秉忠等人一聽,既然宋人都這麼說了,他也不好繼續說下去,打算待會兒在說話的時候見縫插針地道明,於是現在也就閉口不談了。

竇默道:“既如此,就有勞太子與左相了。”

眾人上了驢車,發現驢車內早就準備好了瓜果點心。

劉秉忠有些意外,感覺他們南下倒是不像被俘一般,有種作為貴賓的感覺。

趙誦則上了一批棗紅色的馬上。

據說馬的祖先就是大宛的汗血寶馬。當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見到的就是這種,這此馬耐力與速度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裏,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馬的肩膀附近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

不過也有缺陷,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體形纖細,負重能力不強,因此後來從中亞、西亞引入的種馬都歸於消亡,因為與本地馬匹雜交了。

劉秉忠一開始總覺得這馬見過,後來才認出此馬來,他驚呼起來,因為這馬的主人是蒙哥。

所以這是蒙哥的禦馬,他跟邊上的竇默說了一聲,竇默才認出這紅雪纓馬來。

劉秉忠覺得對方此舉就是一種**裸的挑釁,是對他們的一種震懾!

吳潛一開始的時候倒是反對用這種重大的儀式來迎接忽必烈的幕僚,畢竟他們現在都是宋國的俘虜,但趙誦卻說這些幕僚都是王佐之才,所以才設下如此陣仗來迎接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