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
汪良臣已經被派到了關中,那邊的防守比較薄弱,而且陝西那邊之前就是忽必烈的封地,忽必烈自然關心那邊的情況。
張柔這邊得到的消息則是阿藍答兒一直在開平北部二百裏外。
忽必烈覺得阿藍答兒這次一定因為上次被他打敗了,所以有心理陰影,才不敢隨便南侵,加上斥候報告。
阿藍答兒那邊可能有不少來自宋國的火器。
忽必烈問張柔:“你對宋國火器這件事情怎麼看?”
“他與宋人之間雖有聯係,但自古以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便他擁有更多精良的武器,也不可能擊敗我們。”張柔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他相信最終一定能戰勝阿裏不哥一方陣營的。
“老將軍說的沒錯,我根本就不怕阿裏不哥,我現在擔心的是宋國。”他想起去年那次戰爭,就感覺身上的傷口都在疼痛,這種疼痛的感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作起來,還有喪子之痛。
他還有幾個兒子根本就入不了他的心裏。
每一個都不如真金。
繼承人的問題他打算先放放,但阿裏不哥與宋國的事情他還不能放任不管。
“你派人去南邊,幫我監視宋國,我倒要關注南邊的情況。”忽必烈最近一直都在思考這件事情。
他知道蒙古現在正在經曆分裂。
但這種分裂隻是暫時的,他有信心讓蒙古重新凝聚成為一個整體。
“是。”張令點點頭。
忽必烈交給張令的任務,就是組建諜報機構。
張令下去了,他現在要趕去燕京城。
張令知道忽必烈現在最自豪的莫過於燕京了。
燕京現在安穩如初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可見姚樞等人管理的非常不錯。
……
此時的燕京城。
忽必烈並不知道有宋國軍隊正在潛入這座故都。
汪太和的軍隊神不知鬼不覺的就進入了。
揚奇對汪太和說:“將軍不放我們回開平麼?”
“如今你為魚肉,我為刀俎,你要考慮清楚您的情況。”
汪太和並沒有放揚奇回去,他怕耽誤了計劃。
他們的計劃中是先發製人還是後發製人,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一切都得聽王安的安排。
揚奇沒有辦法,在宋國士兵的監視下,他又借口帶著海船南下了。
從高麗國帶回來的一部分貨物則被送到了燕京城。
姚樞覺得揚奇他們此去高麗,帶回來的貨物很少,其他大臣勸他,有總比沒有好。
留守燕京的三萬軍隊是忽必烈的依仗,留王文統在燕京城也是為了防備李璮。
最近太極書院也開始擴招學生了,就是因為他聽說宋國在各地大開書院,所以他也學著跟風。
宋人在文教上確實要強過蒙古人。而他身為漢人,也有義務宣揚儒家文化。
幫忽必烈穩定漢地。
除此外姚樞也關注劉秉忠、竇默他們,畢竟他們以前都是金蓮川幕府的人。
不過從傳回來的消息稱,他們已經徹底投靠了宋國,而且劉秉忠等人也成為宋帝趙誦依仗的大臣。
姚樞歎了口氣。
將來若是開戰他都不知道如何麵對舊人。
但現在他要負責的是北方的安穩。
然而姚樞並不知道的是此時燕京城已經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目標,頓時成為漩渦的中心。
張雄飛時常出入姚樞的府邸,一方麵彙報禦史台的事情,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了解姚樞他們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