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俯視著李應徽:“你現在就出京吧。馬上去宋國。”
“是。”於是李應徽手持忽必烈的議和書南下了。
到了燕京城的時候,他去見了姚樞。
姚樞病了,病的不算厲害,但麵色晦暗,頭發有些蒼白。
李應徽見到後非常心痛。
畢竟姚樞是他的老師。
“我這一病,暫時好了,但日後不知道會不會再犯!”
“如今陛下要議和,這是議和書,先生看看吧。”
姚樞也沒想到忽必烈要議和。
不過現在的情況要議和也很正常。
朝廷現在還是集中力量對付阿裏不哥。
畢竟草原上的勢力盤根錯節。
所以......攘外必先安內!
姚樞沒看,他相信忽必烈做的決定。
“你就按陛下說的去做吧。”
“是。”李應徽南下。
在李應徽南下的時候,燕京城內卻暗流湧動。
王安等人此刻正在計劃第二場戰爭。
因為山東的李璮要安耐不住了。
所以他要開辟北方的第二次戰爭了。
這次的主角是阿裏不哥與忽必烈的決鬥,配角則是李璮的北上反叛之路與他們的運籌帷幄。
三月中旬,李應徽到了開封。
郭侃此時駐紮在開封。
汪良臣的屍身被火焚燒著,很快就成了一堆灰。
他正揚起汪良臣的骨灰。
聽說使臣來了。
李應徽到了開封,手持忽必烈的另外一份詔書。
“陛下讓你鎮守南麵,駐紮在開封周邊,以免宋國北上侵犯國土。”
這是安撫郭侃的。
郭侃雖然打了敗仗,但畢竟是一員猛將。
“臣惶恐啊,打了敗仗,陛下還不怪我。”
皇帝並沒有責怪我,我應該怎麼辦?
雖然郭侃在中亞打的非常厲害,可沒想到會在宋人這邊摔了一個跟頭。
“這是陛下的詔書,郭將軍也就不要掛在心上了,現在我們要集中兵力對付阿裏不哥。”
郭侃跪了下來,對著北麵:“總有一天我要打敗宋人,兵臨臨安城下!生擒宋帝!”
......
四月中旬。
李應徽手持忽必烈的議和書已經到了臨安城下。
到了臨安之後,趙誦就派朝中大臣招待了李應徽。
李應徽原本想在臨安嘲笑宋人,卻沒想到被他被自嘲了。
宋國的富庶讓他震驚。
宋人的精神讓他眼前一亮,卻又一頭霧水。
為何宋人變得有些不認識了?
這時候還讓他碰到了在鴻臚寺中的王鄂。
李應徽也沒想到王鄂在臨安。
王鄂錯愕看著李應徽,搖搖頭。
李應徽才知道他是被綁到臨安城的。
不過現在王鄂並沒有投靠宋國。
在這一點上,讓李應徽非常佩服。
王鄂問:“這次蒙古打了敗仗,陛下這是要議和麼?”
“是啊。我們隻能先打敗阿裏不哥再說。”
......過了幾日後的西湖遊船上。
趙誦接待了李應徽。
同行的還有劉秉忠、竇默以及郭守敬等人,王鄂也在其中。
李應徽看到這些人的時候心裏咯噔一下。
畢竟以前他們都是金蓮川的潛邸臣子,沒想到卻投靠了宋國。
為宋國出謀劃策。
李應徽有些不恥。
隻是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就再也沒有什麼眼神交流了。
過了一會兒,宴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