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川上,今年的金蓮花開的特別早。
現在還是六月初,但這些花已經開的非常熱鬧,一大片一大片的連在一起。
不久之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漠北而來的阿裏不哥。
此時的阿裏不哥意氣風飛,十萬大軍操之在手,而阿藍答兒則是第三次踏足此處。
前兩次均是失敗告終。
但這一次來,阿藍答兒有信心,他的蒙古可汗會帶著他們打勝仗。
畢竟他們準備的十分充分,還有南方的劉太平同時進攻忽必烈。
要是失敗了,那就說不過去了。
......
聽聞阿裏不哥親率大軍而來。
忽必烈披上盔甲,他要親自出戰。
“諸位將士兒郎,這次一定要生擒阿裏不哥!”
“殺殺殺————”
忽必烈眼中迸發戰意,高昂的號角聲在軍中傳揚開去。
奮殺聲此起彼伏。
他們天生就是沙場上的雄鷹。
不遠處,阿裏不哥見到忽必烈的陣營之後,也是感慨忽必烈的強大。
畢竟忽必烈統兵要比他早,戰鬥經驗非常豐富,而且他帳下也有無數的幕僚和能征善戰的將士。
可惜的就是忽必烈冥頑不靈,對漢人特別親近,特別是那些漢人幕僚。
而且那些漢人幕僚還各個都很厲害。
不過聽說劉秉忠他們都投靠了宋國。
阿裏不哥知道這次忽必烈是斷了左膀右臂。
實力大損。
正是進攻的好機會。
趁你病要你命的時候。
他不知道兩軍混戰之後將會發生什麼。
但是十萬漠北而來的戰士帶著宋國的武器,一定不會落後忽必烈這一方吧。
此時,雙方觀察了許久,都想找出對方的破綻。
......
一日半後戰爭立馬在金蓮川上上演。
隨著廝殺聲在戰場上此起彼伏。
阿裏不哥的炮火聲直接淹沒了忽必烈的前軍。
密集的掃射在空中,地麵上出現無數朵黑雲。
燃燒的戰甲在肆虐的舞蹈。
不久之後就化作一片焦炭。
阿裏不哥的火力太猛了,即便忽必烈的戰鬥力也不弱,但在火器密集射擊下,還是死了不少人。
看著士兵倒下不少,忽必烈說到底有些心疼。
“撤——”
“給朕撤——”
在喊殺聲中,忽必烈見狀,直接命前軍後撤。
在回到營地後,忽必烈一臉焦炭,急問麾下行軍書記潘鳳林。
“此番交戰,死了多少?”
潘鳳林有些惶恐:“我軍死了八千人。”
“陛下,看樣子今日是不宜再出戰了。”史天澤勸道。
忽必烈自然知道避其鋒芒於一役的道理,沒多久就想清楚了。
於是急命麾下將士鳴金不出,駐守在各地嚴陣以待。
而在這個時候,帳外斥候來報,劉太平出關了。
中原腹地此時也上演了混戰。
軍營中,各將閉口不談這等晦氣倒灶的事情,生怕觸怒忽必烈的怒火。
“看來要早日結束和阿裏不哥的戰鬥。”此時忽必烈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
阿裏不哥的實力仍舊很強,如今從漠北而來,踏馬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