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考題(1 / 3)

公主遇刺,遇刺的還是明武帝的掌上明珠。

昨兒個靜安國公與徐禦史親自把人送過來的,刑部尚書哪裏敢怠慢。

二話不說,使出渾身解數,奮戰了一個晚上才審問完畢。

眾人要是不信,看看刑部尚書那眼底的烏青便知一二。

顧全喜親自捧了奏折上來,明武帝翻開,仔仔細細的看了好幾遍。

“啪。”

明武帝合上奏折,震得滿朝文武的心髒都跟著一跳。

下頭站著的朝臣,但凡是被明武帝盯著好一會兒的,皆兩股戰戰,頭皮發麻。

徐初時倒是坦然——之前頂撞明武帝不是一次兩次了,還怕區區不成?

將滿朝文武的情況盡收眼底,明武帝一隻手輕輕拍著龍椅上的扶手,拍了好一會,方才開口:

“刑部尚書。”

被點名的刑部尚書出列,下跪叩首:“微臣在。”

“那兩個人必須活著。”明武帝看著他道。

“微臣明白!請皇上放心!”刑部尚書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嗯。”

刑部尚書退下,明武帝又點了一人出來。

卻是兵部尚書。

“散朝後,來禦書房。”

“朕想知道西邊地兒的情況。”

“微臣領旨。”

徐初時瞧了這麼半天,心裏頭有了幾分猜測。

下朝後,文武百官依次退出上朝的德政殿。

徐初時雖然嘴毒,經常將明武帝逼得下不來台,亦是讓滿朝文武都忌憚卻又是想要交好的對象。

此刻身邊圍了幾個朝臣,從穿著來看,不過是國子監裏的人而已。

品階不高,卻也是能與徐初時搭幾句話的人。

滿朝文武都以為國子監那群人不過是覺得徐初時有文人風骨,故而也是不怕死的湊上去。

其實隻有徐初時才明白。

一來確實是有這方麵的原因,可是更多的是,為了避免帝心猜忌。

他們靜安國公府,承蒙皇恩已經足夠多。若是不識好歹與朝中權貴來往過密,就算他們真的沒有那種心思,恐怕落在明武帝的眼裏,則是另一回事。

一行人還沒有走出宮門,後頭就傳來小太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