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幾日的胤禛,倒顯得精神格外的好,作為皇子,他的早早的進宮,跟隨皇上一起祭祖。
康熙爺淩晨三點就起床了,首先帶領著皇子王爺就是到各殿拈香行禮,祭祀神明和祖先,然後與皇後嬪妃們共進家宴,到了申時才開始正式的團圓宴。
大宴桌上的菜點由外到裏分成八路,有各式葷素甜鹹點心,有冷膳,有熱膳,共六十三品,還有兩副雕漆果盒,四座蘇糕、鮑螺等果品、麵食。
大菜之外有果鍾八品,及**、小點心、爐食、敖爾布哈、鴨子餡包子、米麵點心等小吃分東西排列,其中“敖爾布哈”係一種滿族油炸的麵食,還有四品南北小菜。
待一切都就緒,申時一到,康熙才率領眾人,一同進殿。
康熙自然是坐在正中間龍椅上,右手接著就佟貴妃,之後就按照位分。左手邊接著的就是太子,之後就是按照等級的宗親王爺和皇子,也隻有除夕這一日可以熱熱鬧鬧的坐在一起。
待眾人做好之後,康熙這時候臉帶笑意,看著眾人說道:“今日是除夕,除夕家宴也沒有外人,今日大家都不必拘束,盡興就好。”
所有妃嬪和宗親們都起身,“是,謝皇上恩典。”
帶康熙客套完之後,康熙正襟危坐在龍椅之上,很是威嚴的開口:“開始吧。”
這話一出,樂師就立刻還是奏樂,太監們就要開始給康熙進湯膳。湯膳用對盒盛裝,“對盒”即兩盒合一,取成雙成對吉祥之意。康熙的對盒是兩副,左一盒為燕窩紅白鴨子腰燙膳一品,粳米乾膳一品。右一盒為燕窩鴨腰湯一品,鴨子豆腐湯一品。
接著,太監們給嬪妃們送湯,雖然也用對盒,但數量減半,每人一副,內裝粳米膳一品,羊肉臥蛋粉湯一品。而且也有規矩,按照等級送完一個,再送第二個。
湯品用過後,奏樂停止,開始轉宴。將宴席上的各類膳品、陳設(花瓶、筷子、果盒除外),從康熙桌前開始,在陪桌上轉一遍,意為全家共同享用。
轉宴之後,擺酒宴。康熙酒膳一桌分五路共四十品,後妃宗親酒膳每桌十五品。康熙在丹升大東樂聲中進第一杯酒,後妃宗親接次一一進酒。
除夕家宴,也是康熙心情最好的時候,康熙將敬的酒都一一喝下。酒後進果茶,接著後妃起座,離宴,祝頌之樂奏起,家宴始告結束。
家宴結束後,康熙下令把自己吃過的飯甚至連盤子、碗、碟子、勺子、筷子一塊兒都賞給親近的皇子和親王、郡王們。大家一起觀看“慶隆舞”,“慶隆舞”作為最具滿族風味的節目,一直以來都是年宴上的保留節目。
之後,康熙倒是沒有留人,而是隨著後妃一起回後宮守歲。所有的宗親,王爺,皇子也都回府,各自回去守歲了。
胤禛這一邊,不論如何,康熙在今夜都是扮演著一個彰顯親情,讓人感受溫暖的人,而年府則是一場不同的家宴。
年玉柔是好久都沒有見過年玉靜了,相比年玉柔,年玉靜的一身裝扮就出彩多了。不要說是男子了,就連年玉柔一個女子,都覺得今日的年玉靜格外的好看。
福身行禮之後,所有人都落座了,就算年玉柔再不願意,也得坐在桌上,一起將這個團圓年開開心心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