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皇宮議事殿內。
“邵康,可許久未見啊。”皇帝正坐在上首,笑意吟吟地對著寧王邵康說道。
寧王聽到此,便站了起來,十分爽朗地笑了一聲便應道:“是啊皇上,都已經有十餘年了吧。”
“記得當年你在宮裏常住,我們還經常一起向皇祖母請安。一下子就這麼多年過去了啊。”皇帝的聲音帶著緬懷,看著座下那個這麼多年過去依舊風采不減,歲月隻讓他越來越有沉澱的人說道。
議事殿中年歲較大的朝臣隨著皇帝的話想起二十多年前那個英姿瀟灑、鮮衣怒馬的翩翩少年。
雲暮台下閑禦馬,誰人不識邵二郎?
邵家二子向來是金尊玉貴,深受皇恩長大。更是太後的心頭肉。
家中凡是又有哥哥扛著,他便活得十分恣意。
在這個規矩森嚴、條條框框束縛下的京城,人人都是帶著一副麵具,每天壓抑著自己在生活。
而這樣一個雖身為貴族子弟,卻從不為這些條框所束縛。
一把劍一匹馬,便可以浪跡江湖,鋤強扶弱。
一支筆一卷紙,便可以揮出天地,侃侃而談。
一壺酒一盞茶,便可以不論出身,結交知己。
向來都是活得瀟灑、恣意人生。
誰人不識?誰人不羨?
可大抵是上天見不慣有人能在這灰暗的京城裏活得這般有滋有味。
在他父親與兄長相繼離世後,他便接手了這搖搖欲墜的寧王府。
還有那支,曾以“百戰百勝”而震懾各國,現如今卻是殘缺破碎的寧家軍。
而在眾人以為在他接手後的寧王府會是又一盛狀時。他卻與父親留下來的老部下老將領吵得不可開交,反目成仇。
又立下許許多多令人不得其解的軍法,頒布一係列荒唐、嚴苛到令人發指的軍令。導致軍中之人紛紛抗議。
最後他一氣之下解散了無數支小分隊。
本是衰敗之境的寧家軍,這下子直接四分五裂,差點就消匿於世間。
最後還是當今皇帝看不慣,才把他手中這支苟延殘喘的寧家軍接了過來。然後走在他的要求下給他安排了一個清閑的職位。
這下子人們就知道了這聞名天下的邵二郎,其實隻是個隻會紙上談兵的紙老虎。
什麼風光無限的翩翩少年,隻怕是眾人看在皇帝和寧王的麵子上才給他幾分薄麵,誇上幾句的吧!都是糊弄人的東西。
頓時,眾人推牆倒。
成為了寧王的邵康則再也不複往昔的風光恣意,每天都隻平平庸庸的混日子了。
收回思緒,議事殿的眾大臣們望著寧王一行的目光十分複雜。
直到現在,確實誰人也沒想過,寧王和寧家軍還能立下這般顯赫的戰功。
特別是,還在那種窮鄉僻壤的沿海之地立下這樣的戰功。
這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一些知道十幾年前那些事的內情的大臣,都偷偷地拿眼看了看皇帝的臉色。
寧王邵康輕笑出聲,“是啊,那時候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姑姥姥宮裏的糕點。都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啊。”
這話一落,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頓時抖了一抖。
他清晰的感受到周遭的環境頓時冷了幾分。而皇帝嘴邊那一抹若隱若現的笑嚇得他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