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胡超是個能幹的人(1 / 3)

胡超是總廠現任副廠長,主管設備。胡超在他們三個候選人中年齡是最大的,四十九歲了,如果這次上不了廠長位置,再過幾年就更不可能了。胡超和葉林一樣是大專文憑,不同的是胡超來廠之前是中專,是名正言順的幹部編製。大專是胡超工作後,嫌文憑太低,後來又上的。而葉林是屬於在職繼續工程教育,在學曆上比胡超低一檔。

胡超是個能幹的人,這在總廠上下有口皆碑。他雖然在基層幹了多年,但並沒有當過工人。當年在車間時,是從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這麼一路走過來的。他到是當過車間主任,但時間太短,隻有區區一年時間,當時看是脫離苦海,現在看就比較遺憾了。如果說當時咬住牙多幹幾年,對今天說來就是資本,在競爭中是很拿得出的一手。但人生中沒有如果。

值得慶幸的是,老廠長劉英很看重他,可以說胡超是老廠長一手提拔的,他十年前就是分廠廠長了。這一點,張揚和葉林誰也比不上他,他是老資格的總廠級領導。

胡超這人腦子聰明,膽子大,能吃苦、能幹事,能讓領導指望的上。他到總廠任職前,幹過好幾件讓領導稱讚不已的事,尤其是在壓容分廠智鬥駐廠代表的事,讓人至今都津津樂道。所以,前麵的幾點固然重要,但和最後的這條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無論什麼人,能讓領導指望的上,在緊要的時候能挺身而出,為單位排憂解難,這一點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有許多人能吃苦能幹事,就是讓領導指望不上,在關鍵的時候既沒膽子也沒點子,再能幹也是白費。人和人其實差的不多,就差那麼一點。

當年,壓容分廠因為與駐廠代表的關係不協調,質檢工作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嚴重影響分廠的生產和效益,讓總廠的領導頭疼不已。為了改變被動局麵,總廠接連換了幾個質檢科長都不行,後來才知道,不是那幾個人的能力不行,主要是擺不平省特檢辦的駐廠代表。那人和壓容分廠扛上了,不把她擺平或想法攆走,派誰也不行。正當大家都發愁的時候,已經是生產處副處長的胡超主動向總廠提出他去壓容分廠擔任質檢科長。劉英廠長考慮了許久,才下決心把胡超派到壓容分廠擔任副廠長兼質檢科長。接到任命後,胡超一句話沒說就直接上任去了。

一般的鋼鐵企業裏是沒有壓力容器生產的,紅鋼總廠之所以有這麼一個分廠,是當年國家的一個戰備任務造成的。當年紅鋼生產容器板,為了試製方便,主管部門就在紅鋼總廠成立了一個壓力容器分廠專門生產專用壓力容器。

當時的駐廠代表是個女的,名叫李容,三十多歲,打扮的花裏胡哨,妖裏妖氣,每天嬌滴滴的,由於一直沒有嫁出去,所以總覺得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對她都有非份之想。仗著是駐廠代表,沒人敢惹,經常向分廠保衛科說這個騷擾她,那個撩逗她,弄得分廠上下都挺煩她。壓力容器屬於特種行業,產品屬於省裏監管,幹特種行業的得罪了省特檢辦的人,工作還能好得了?

胡超來了以後,就先了解分廠是怎麼得罪李容的。壓容廠的辦公室主任告訴他,本來,分廠對駐廠的代表是有一些補貼的。但李容這個人胃口太大,經常就找一些汽油票、吃飯的票以及一些購物的票找廠裏報銷。對這種事情,廠裏明白是怎麼回事,隻要是數額不太大,能解決就給解決了。結果,一次李容拿了一堆吃飯的發票讓廠裏報,財務科清點了一下有八千多,壓容的廠長一下子生氣了,說:“這個人真是貪得無厭,幹什麼一頓飯吃八千多,就是所有的菜都是金子做的,也值不了八千!”就沒給她簽字,就這一下把她惹著了,幾個批次容罐試驗,她都以各種理由、找各種借口不給簽字,她不簽字,產品就沒法定型生產,對分廠的生產影響很大。

要是給了別的人、別的事,分廠早就處理了。可李容不是廠裏的人,她代表的是權力部門,手中掌握著製約你的權力,而你對她卻沒的任何辦法,軟的她不吃,硬的廠裏不敢幹。事情就僵在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