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1 / 2)

“不服老不行了啊。”尉遲迥自失的一笑。

王謙一時默然,尉遲迥不是人老了,而是心老了。

朝廷的不信任,戰爭的失利,讓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心態自然就支撐不住了。不說尉遲迥,就算是王謙自己,這幾天也不知道生出來了多少華發?

尉遲迥戎馬倥傯一生,恐怕怎麼都沒有想到,臨到老了竟然會有這樣的波折吧,讓他一個人在府邸之中承受煎熬,聽著城上城下的咚咚鼓聲,感受著黑雲壓城卻無計可施的壓力,這對於一個名將來說才是最難受的。

當然了,戰局的不順,讓王謙也在承受著壓力,尤其是伊水之戰失敗之後的果斷退兵,已經引起了朝堂之中很多人的不滿,別說是朝堂那邊了,即使是宇文招也派人前來詢問王謙,為什麼不再抵抗?畢竟王謙麾下的兵馬數量可還沒有少到根本沒有辦法和漢軍相抗衡的地步,甚至伊水之戰王謙的損失都沒有大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在宇文招看來,王謙的撤退顯然是可笑的。

對此王謙當然也是憋屈的很,作為一名統兵的將領,他當然有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

本來王謙是愧對尉遲迥的,當初柏穀城下約定好了要死戰不退,可是結果卻是自己一路退到了洛陽城,簡直就是在打自己的臉。但是當前局勢愈發的危機,打不打臉的已經無所謂了,王謙更希望尉遲迥能夠為自己出謀劃策,甚至還可以披掛上陣。

論戰場經驗、論防守的經驗、論對洛陽城的熟悉,王謙都自愧弗如,除了尉遲迥之外他也想不到第二個更加合適的人選。

“對不起,尉遲兄,某終究還是沒有擋住南蠻,甚至還讓他們一路殺到了洛陽城下。”

尉遲迥笑了笑:“擋住了是奇跡,擋不住也很正常,如果南蠻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攔住的,那我們何至於今日這兵臨城下?恐怕早就已經飲馬大江,殺向建康了。”

其實尉遲迥一開始就沒有指望王謙能夠守住伊水以及柏穀城防線,從當初江陵之戰第一次和李藎忱交鋒開始,到天宮院再到後來的關中,雙方的直接衝突並不是很多,但是明爭暗鬥也不在少數,對於這個敵人尉遲迥很清楚。

當初他憑借一支小部隊就敢據城而守,和自己抗衡,後來更是四兩撥千斤直接挑撥自己和韋孝寬之間的矛盾,直接化解了巴蜀之戰的危機。

隻是這一手心術以及對局勢的把握,就足夠壓著自己和王謙打了。

尉遲迥雖然不知道這是何方妖孽,但是他不得不承認,李藎忱對局勢的把握的確足夠在很多時候讓他很輕鬆的贏得勝利,這一次自然也是如此。

他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隻要利用好尉遲迥和北周朝堂以及宇文招等人之間的矛盾,就足夠化解掉北周多數的攻擊力,讓北周軍隊內部矛盾重重,作戰的時候自然也就心思分散,怎麼可能再和上下齊心的漢軍抗衡?

“可恨朝廷上的袞袞諸公竟然還天真的認為隻是我們這些前線的將領無能。無論是兵馬士氣,還是糧草器械,都沒有辦法和人家相比,我們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又能夠如何,這天還是翻不過來的!”王謙被尉遲迥這麼一說,更是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