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1 / 2)

大漢新元五年元月初一。

新年第一天。

大漢國都,建康府。

清冷的大殿中沒有一個人。

一道身影緩緩從屏風後麵轉出,伸手摩挲著已經很久沒有人坐過的龍椅和空蕩蕩的桌案。旁邊的婢女已經準備好了水桶和毛巾。

“姊姊新年快樂!”聲音響起,又一個人走過來,“聽侍女說姊姊來這裏了,便尋了過來。”

走過來的正是賢妃尉遲熾繁,而站在那裏摩挲桌案的正是大漢的皇後樂昌。

每月初一,樂昌都會過來親自擦拭一遍這一套桌椅,這是宮中眾所周知的規矩,即使是大年初一也不例外。

樂昌含笑說道:“妹妹新年快樂。”

尉遲熾繁湊上前,壓低聲音說道:“姊姊是不是又想陛下了?”

“妹妹不想麼?”樂昌反問道。

兩人相視微笑。

“大早晨的,不睡懶覺,怎麼過來了?群臣問安也是中午的事。”樂昌好奇問道。

“陛下的家書姊姊也看到了吧,”尉遲熾繁笑道,“陛下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意思,讓妹妹哪有心情睡覺。”

“遷都?”樂昌秀眉微蹙。

“除了這個,還有哪樣,陛下可沒再給我們添幾個姊妹。”尉遲熾繁調侃道。

李藎忱在她們這裏,一向是沒有什麼好形象和好口碑的。

樂昌歎了一口氣:“北方終究還是中原腹心之地,東南偏安,還是沒有辦法與之相比的。陛下想要一統九州,當還以中原為朝廷根基,所以有遷都之念在情理之中。”

遷都,是大漢現在朝野之中都在議論的一件事。

陛下雖然沒有在公開場合提到過這件事,但是私下裏已經和不少重臣說起過,名義上隻是詢問一下他們對這件事的意見,甚至都不需要他們對此表態,但是很明顯陛下已經是在向大家吹風了。

大漢有什麼新政策或者新的戰略要頒布或實施之前,陛下都會出麵給群臣吹吹風,讓大家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當然要是有覺得這件事明顯不妥的,也可以趁此機會先站出來和陛下私下裏交流,免得真等開始實施的時候再站出來唱反調,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朝廷的辦事效率,避免政策反複,不然受損的可是陛下和朝廷的麵子,也會影響到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陛下三番五次的提到遷都,顯然就是心中已經有想法了。

群臣固然有不同意的,也得掂量掂量陛下如此反複提及,心裏的想法到底有多重。

而且更得掂量掂量,如果自己想要反對的話,到底要如何組織語言,又會遇到多大的阻力。

對遷都這件事,朝堂上可不隻有反對的聲音。以楊素等人為首的北方臣子當然是全力支持的,朝廷的都城轉移到了北方,就算是現在大漢施行科舉製,實際上對本地的世家已經沒有多大的好處,甚至有可能將苟延殘喘的世家也徹底碾碎,但是從長遠上來看,對於北方萬民自然不是一件壞事。

朝廷都城所在,就是朝廷的靈魂和心髒所在,一切的政令將會從此而出不說,這裏也必將會成為大漢的經濟、文化中心,久經戰亂的北方太需要財富的浸潤和文化的陶冶了,不然的話這一方土地真的有可能從曾經的華夏腹心之地變成一片遊離於華夏文化主體之外的荒蕪沙漠。